第214章 科技新贵(1 / 2)

加入书签

李洛下楼的时候经过刚才看见黄建国的房间,

原本只是随意瞥了一眼,结果在一堆堆杂乱无章的旧书旧报之间,忽然注意到了一本陈旧的杂志。

他弯下腰,随手翻了翻那些堆积着灰尘的纸张。

李洛当然不是个爱翻破烂的人,他也没什么兴趣在别人家里掘古董,只是这本杂志的封面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准确地说,是封面上的人。

杂志封面上的男人很是年轻,看上去也不过20出头。

眉眼锋利,精神奕奕,一副风华正茂的模样。

不细看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么一本落灰的杂志,

但仔细看以后,就越看越觉得杂志上的那个男人很像黄建国。

虽然现在老了,胖了。

但是从五官的细节里还是能够看出来。

哈哈哈哈!

老黄!

以前还有帅成这样的时候!

他自己也不舍得扔吧!

李洛一边笑着一边将杂志从那堆书中抽了出来,封皮上大大的标题赫然写着:《新一代年轻科学企业家:从高校走出来的科技新贵》。

李洛感觉自己似乎要现黄建国的另一面了。

李洛坐在客厅的沙上,翻开杂志随意看了几页,很快就被内容吸引住了。

他意识到,黄建国从前给他和陈思言讲的那些创业故事,根本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小部分。

这个人曾经的经历,远比他展现出来的要丰富得多,也波澜壮阔得多。

黄建国,出身普通。

高考逆袭进入国内顶尖985高校,最终取得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没有选择企业高薪岗位,而是进入了航空部队。

靠着自己的实力,一路做到总工程师的位置。

那是个铁饭碗、金招牌、万人艳羡的位置。

无数技术人才的终极目标,在他眼中却只是。

20年前,星网计划开展。

国家鼓励商业航天展,大量体制内的航天工程师开始走向市场,投身于更具挑战性的创业潮流中。

黄建国正是在那个时候离开了自己工作已久的老东家。

放下了自己工作多年的总工程师的头衔,

成为了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

当然相比起其他的很多赛道,商业航天的赛道远没有那么拥挤。

但不拥挤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不火爆,而在于他的门槛实在太高,壁垒性太强。

真正拥有核心科技,能够做出比他老东家更创新,同时能够找到贴合商业需求达成商业闭环商机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黄建国找到了。

多年的设计工作经验,多年和各类人打交道参加的酒局,

让他明白商业航天整机设计中真正可以展的方向。

——支线航运。

托前面多年工作的福,黄建国早年在y市是地方一个项目的负责人。

在y市颇有些人脉和资源。

y市离包邮区很近,是展支线物流合适的领域。

听说黄建国要自己独立创业。

而在y市的“老熟人们”

也在他这里下了一大笔订单,并提供了前期的政策和资金补贴。

资金问题解决,就连订单的一半都得到了解决。

之后又去国际航展上展示了一两次他们做的模型机。

迪柏那边豪气冲天,直接拍了10架。

这就直接让他目前还在研制中的飞机,订单数量远同行,其中一半来自商业客户,一半来自竣工客户。

技术、人脉、资金,要啥有啥,创业家的三大要素完备。

数不清的投资人趋之若鹜,想要参与项目的融资,从中分一杯羹。

黄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