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若她也能去西羌(2 / 3)
娘子教奴婢们的法子,就像变戏法一样有趣,用猪油先和麦粉揉出一个水油皮,再与酥油混了,做出来的花瓣,便会像真花那样蓬开,比咱们大羌献给活佛的酥油彩菓子,还好看!”
冯啸见这一个个穆家仆婢,礼数的规矩都在,但并没有噤若寒蝉、战栗为奴的模样,想来,穆宁秋平素对待下人,不会严厉刻薄。
她往和悦的气氛里,再撒了些糖:“功劳是俄玛和两位诺姆的,你们对油温,把控得正好。”
穆宁秋闻言,唇角勾了勾。
“俄玛”和“诺姆”,乃西羌对老年女子的尊称和对少女的昵称。
他穆家的仆婢,虽是叔叔从大越州县买来的汉人,日常都说汉话,但久居西羌,彼此称呼或闲聊,亦会夹杂着羌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若她也能去西羌(第2/2页)
看来,区区一个时辰的准备与磨合,冯啸已与老少几个厨娘,混熟了,就像她与苏小小相处一样,完全藏起了她高门女郎的架子。
或者,毋宁说,她根本就,不在意身份,所以没有架子。
穆宁秋俯身,细瞧盘中的漂亮点心,对冯啸道:“大羌的酥油彩菓子,颜色特别艳美的那些,调入的是画师们所用的丹青色粉,只能供,不能吃。”
冯啸莞尔:“枢铭放心,我带来给酥油皮上色的,都可入口,绝非颜料。黄牡丹,用的黄栀子花汁。紫牡丹,用的蝶豆花汁。红牡丹,用的红曲粉。这些,本就是我们钱州常见的食材,端阳节包粽子,都用它们浸糯米的。更所幸,当初汉室南渡,将炼酥油的法式也带到江南。今日的这些酥油和猪油,我都从钱州顶好的铺子里买的。”
穆宁秋了然,冯啸将工夫做得这般细致,是在尽量减小他被女帝降罪的可能。
商定这个法子时,冯啸已为他找好了事后向女帝陈情的理由:这冯氏女郎,声称感念我出手帮她救下朋友,愿助我们使团在赴宴时,献上吉祥美馔,讨好圣上,我便带她与厨娘一道入宫,谁知她另有计议,是来告御状的。
穆宁秋想起昨日,冯啸给他示范申辩之词的认真劲儿,忽然生发出一个念头。
这女子,不耽于孤勇,借人援手时又虑及对方安危,多谋而有信义,算起来她还是永平公主的外甥女。
若她能陪着公主和亲,在公主帐下担任要职,或能与自己这样的一众汉臣,里外援应,共谋宏图?
“阿郎,时辰差不多了。”侍卫穆青在外头提醒道。
穆宁秋扫视正在往脸上戴遮面的穆家厨娘,语调平和道:“冯娘子乔装进宫,是为了救人。她有侠义心肠,吾家自当助她一臂之力。在行宫御厨炸完新鲜的酥油牡丹和仙鹤后,你们都机灵些,遮掩她离开御膳房。”
“奴婢遵命。”
……
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