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区项目(1 / 2)
陈兰竹的故事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明珠福利院从当地小有名气迅速变成广为人知的地名,成为善意的代名词。
因为陈兰竹除了收养弃婴,并鼓励她们学习,考上大学,用自己的所学回报社会。
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这个想法和程诗节的不谋而合。
她的山区项目,也是通过援助学校,下到各家各户鼓励适龄孩子上学。因为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来说,读书是最可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一条路。
程诗节见过怯生生躲在昏暗的厅堂里,探出脑袋对她们的到来不知所措的孩子。清澈的眼神,只有疑惑和防备。
当时她带着笑脸,走到距离孩子一米的地方蹲下,和她打招呼:“小朋友,我来自村里的学校,你想去上学学知识和认识新朋友吗?”
大部分孩子都会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的鼓励下选择上学,但也有部分家长并不支持,他们认为读书有什么用,每天都要去学校什么都不做,还不知在家割猪草。
劝完孩子,她们又苦口婆心劝家长。
这其中的一些家长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对待女孩子,说女孩子嫁人前要帮家里干活,才不是白养了。
中间的困难无数波折,程诗节不是想过放弃。可是孩子们在校园轻松的笑容,教室里传来的朗朗读书声,都冲刷掉她放弃的念头。咬咬牙,又走往下一家。
有时候山区并不安全,程诗节有一次离开大部队一个人单独走回学校,被一位痴傻的中年人跟踪,嘴里还嚷着“臭娘们,看我怎么收拾你”。吓得她不敢乱动,步子不敢迈得太快,屏息凝神注意身后的动向。
幸好学校就在不远处,看到她进了学校,中年人骂骂咧咧离开了。
后来才知道,他的老婆跟着别人跑了,于是有点疯癫,见到陌生女性就怀疑是自己的老婆,想教训一顿。
考虑到不安全因素,程诗节她们决定以后女老师出校门都必须有男同事陪同,学校也腰做好安全工作,招了几位靠谱的当地人作为保安,他们的孩子在学校上学,刚好一举两得,还能陪着孩子。
学校还安排了住宿和食堂,一通下来,花钱如流水,却又不可避免。
这还只是一所学校,程诗节想多帮助山区的孩子,因为在隔壁县、旁的市r>
国家为山区教育做了很多努力,她也想再多帮助山区的孩子们。
从她五年前开始做山区项目以来,和当地的学校沟通,落地援助项目,现在已经有了五所学校的配套设施齐全,孩子们的入学率也在稳步提升。
可是还远远不够。
但是她的资金跟不上需求。投入钱是第一步,还要购买设施,进驻山区,招聘老师或者志愿者,一所学校的每一个方面,还有填补教室的学生,校长会将所需的清单汇总好发给她,程诗节亲自汇总对接。
基金会的资金账目她专门请了人来负责,捐款不经过她的手,花出去的钱都会一一列明公布在基金会的公众号和微博账号上。
尽管基金会的捐款基本都是她自己和程父程母。这件事她本来不好意思在八楼说,是关注公益的丁姐发现了她的项目,大家这才知道程诗节在闷声做大事,时不时地会捐一些钱。
再后来,程家人都会定期捐款,她的伯伯姑姑们,都很支持程诗节的项目。
除了亲戚朋友,基金会每年都会收到一笔固定金额的捐款,留的名字叫“夏晚风”。不知道这位夏晚风是怎么得知程诗节的项目,而且坚持每年打款。
靠着这些善款程诗节的山区项目才不至于中途腰斩。程诗节每去一次山区,都会拍照发到家族群,让长辈们看一看项目的落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