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打算参加校庆(1 / 2)
校友会那边给程诗节回了邮件,希望她能作为嘉宾之一上台发言。校庆典礼上,有资历的前辈那样多,程诗节觉得自己不够资格,她婉言拒绝。
负责嘉宾统筹的是校友会的傅老师,原先在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担任辅导员,也是程诗节大学时的班主任。
傅老师看到同事发给她的消息,特意给程诗节打来电话。傅老师表明,嘉宾发言是典礼重要的环节之一,选择她也是学校领导开会讨论过的,请她不要有压力,和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聊聊天就可以。
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行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改变,程诗节作为传媒大学的校友,作为《晚间新闻》的新闻主持人,作为在自媒体中感受冲击与变化的青年人,可以有诸多感悟和在校学生交流,给予他们行业内直击变化最深切的感想。
程诗节是行动派,立马拿出电脑,准备自己的发言稿。她在回顾自己短暂六年媒体人工作生涯的所见所感所经历,电脑里有她专门保存的文件夹,命名为程诗节工作的文件夹里,竟有上百近千个文件,分门别类好,静静躺在文件夹里,作为她自接触播音主持以来的工作见证。
距离她上一次写演讲稿,真得要追溯到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现在让她写,可真得废脑筋一番,内容不可凡俗、冗长,又要讲述她自己的感悟,她想了一会放弃,打算先整理她这些年来的素材。
时间是个很奇妙的老人,可以将翩翩少年变成沉稳的医生;也将青涩的女孩,蜕变成独当一面的主持人。
程诗节翻到了自己大一刚入学时在校门口一家人的合影,程父程母来送她进校,拉上在医学院读书的程楚辞一块送妹妹读大学。她和程父程母都是咧开嘴的笑,程楚辞只是微提了嘴角,程诗节才反应过来,当时怎么没发现他眼里满满的哀伤。
原来那时候他和章清意就已经出现感情的问题,只是他不说,他们也都没有发现。
回顾整个大学生涯,专业课和必修课将课程塞得满满当当。程诗节是江右人,南方口音里的前鼻音和后鼻音会出现问题。第一堂专业课就是学习汉语普通话的标准语音,算得上是一种枯燥、乏味但是又必须重复练习的训练。对着“舌位图”,摆弄自己舌头在口腔中的位置,让自己发音时舌头也是在正确的方向。还有她的前后鼻音,每堂小课都会是被老师提问、留堂的那一个。还有数不清的语音测试,专业测试,大考小考。。。
灰暗又压力巨大的日子,程诗节想过放弃,但临走到学院办公室,又将转专业的申请表揉碎了扔进垃圾桶。播音主持,是她高中时接触到并为之努力的专业,是她第一次自主选择、没有走父母为她安排的路。
没有十八岁坚持下来的程诗节,就不会有现在的她。
原来一路走到现在,是真的付出了诸多汗水与努力,谢谢当时十八岁的程诗节没有放弃。那她想好了演讲的主题,就说坚持吧。
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就想一下当时咬牙坚持的自己。
母校对她的栽培,她也铭记在心。她对母校的感情,虽非刻骨铭心,但是有千丝万毫的联系。
之前犹豫不决,是担心自己的出现会在母校生日那天带来不好的影响,但是被李宸一说,她也是想通了。
陆芫的电话打过来,似乎是刚休息过,带有未清醒的沙哑,“你在干嘛?”
程诗节一手托着手机,另一只手翻阅相册,“在看大学的一些记录。”她翻到和班上同学一块出演情景剧的剧照,其实是编导专业和播音专业一块的合作,他们本来需要进行剧情创作和录制对白,各自发挥所长。两个专业的同学一合计,干脆再加一个表演,凑成一场原创情景剧。至于演员嘛,就班上同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