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直击现场(2 / 3)

加入书签

林净的助理下来把东西一块提上去。

大功告成,程诗节看到天边低压的乌云,打算在下雨之前到家。

刚拐过十字路口,编导的电话打来,“诗节,一小时前清渝区发生特大居民楼坍塌事件,总台的记者已经赶过去了,组里打算今晚的新闻内容增加对现场实时采访和转播,你今晚和摄像组的小吴一块去现场吧。”

“好的,许哥,我现在来台里。”城诗节拐过方向盘,往总台驶去。

具体局势并不明朗,坍塌原因也要等救援结果和探测结果出来以后才知道。

但是造成的伤亡和影响难以估计。这是有关民生的特大新闻,胡哥和编导许哥的意思是,《晚间新闻》要实时跟进,报出的新闻必须是现场第一手。

程诗节大致了解了事件,清渝区坍塌的自建房建在一所医学院旁边,一二楼开设有小吃点、奶茶店等,三楼是私人影院,四五楼是家庭旅馆,六七楼是自住房和出租房。

坍塌时间正是午饭时间,在居民楼内具体人数不详,消防、应急等部门工作人员已紧急赶赴现场进行救援。

总台新闻频道的直播工作需要紧迫开始,新闻中心布置紧急任务,安排直播组赶往现场。《晚间新闻》的报道交给李宸,程诗节作为直播组成员,需要实时反馈情况,并和演播室连线。

来不及回家换衣服,幸好出门穿的衣服御寒且行动方便。她在工作台有放备用的平底马丁靴,换上以后跟着台里的新闻车奔赴清渝区的事故现场。

坐在车里,程诗节有些焦灼,她在网络上看到坍塌的现场图片,都不敢细点开看,更不敢想象此刻躺在钢筋水泥废墟下等待救援的居民们。

调整自己的思绪,程诗节飞速在电脑上了解居民楼周围的情况。

这是一幢建在医学院后门的自建楼,周围多是居民自建。依着背靠医学院的地理位置条件,当地居民多从事将自建房出租、经营小吃摊子的生意。

也许这也是产生悲剧的原因。

程诗节和同事抵达事故现场,被面前一片废墟所震撼。

曾经七层的中高楼,如今只剩残垣败柱,因坍塌导致的烟尘还未散去。数百名穿着橘红救援衣的消防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地在废墟搜救,尽可能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废墟周边已经被黄线围起来,摄像组的小吴在架机器,程诗节注意到黄线旁围着许多居民和学生,有些瘫坐在地上喊着:“老天保佑千万不要有事。”有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有相关人员在现场组织秩序。

程诗节看到总台的同事在直播,她决意先去考察废墟周边,采访附近的居民。

她喊上小吴和她一块去录素材,两个人先是来到废墟旁边的一幢居民楼,一楼是门面,租给店家做牛肉面馆。

程诗节进门,牛肉馆已经贴上打烊字样,老板和老板娘坐在店里面看手机。

见到人来,两口子慌忙收起手机,颇有些紧惕地看着他们俩。

程诗节拿出自己的工作证,说:“您好,我是总台记者,想了解一下旁边坍塌居民楼的情况。”

老板娘给程诗节他们搬了两张凳子,让他们可以坐下。

程诗节注意到牛肉馆靠近坍塌居民楼一侧的墙皮有些脱落,墙壁有些偏斜,露出红砖一角,“大姐您好,这一栋房子还有人在吗?”

老板娘摇摇头:“楼倒了以后大家都离开了,就剩我们俩,房东的意思是留一楼的人在这,我们也想挣钱生意。”

小吴检查完墙壁和楼梯间,过来和程诗节低语:“墙壁有一点变形了,估计距离废墟更近的墙壁变形更严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