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蜀道烽烟(4 / 7)

加入书签

的温暖与一线生机。杨过看着小龙女,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治好姑姑。

    而此时的四川,孟之继的蛮龙军已进入夔州地界。山路崎岖,蛮龙军的骑兵优势难以施展,只能弃马步行,翻山越岭。“将军,前面就是阆州了,蒙古军在那里囤积了不少兵马。”斥候来报。

    孟之继站在山巅,望着远处阆州城的轮廓,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传令下去,全军急行,前往嘉陵沿岸,与水师汇合。今夜月黑风高,本将军有个小小的阴谋要试试!”

    三万蛮龙军悄无声息地潜入夜色,向着嘉陵江边摸去。蜀道之上,烽火再起,一场新的厮杀,即将拉开序幕。而这烽火,也将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包括那山洞中潜心疗伤的师徒,以及正快马赶回襄阳的郭靖夫妇。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挣扎,都在坚守,为了家国,为了彼此,也为了那一点点渺茫却不灭的希望。

    阆州城外的嘉陵江畔,暮色如墨,将连绵的山峦染成剪影。孟之继牵着马,站在一处陡峭的崖边,望着江面上穿梭的蒙军巡哨船。船上火把的光芒在水面上晃动,映出岸边密布的营帐——那是蒙古军在阆州的前哨营地。

    “将军,前面就是咱们的水师船队了。”亲卫指着下游不远处的一片黑影,那里停泊着数十艘宋军战船,船头隐约可见“孟”字将旗。

    孟之继点头,带着几名亲卫沿着陡峭的江岸向下走。江风裹挟着水汽,吹得人衣袍猎猎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硝烟味,那是属于四川战场的独特气息。

    “之继!”孟之经早已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等候,看到弟弟的身影,连忙让人放下跳板。他一身水师战袍,脸上带着风霜,眼底却有着见到亲人的暖意。

    两兄弟在甲板上碰面,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用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这一拍,便将连日来的担忧与牵挂都融了进去。

    “大哥,四川眼下情况如何?”孟之继开门见山,目光落在船舱里铺开的地图上。

    孟之经叹了口气,指着地图上被黑色棋子标注的区域:“蒙古人在塔海的指挥下,分三路猛攻重庆。东路军已逼近涪州,西路军绕过钓鱼山,直扑合州,中路军则沿着嘉陵江而下,阆州就是他们的前进基地,囤积了不少军械和粮草。”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陈隆之在重庆苦苦支撑,几次派人突围求援,可蒙古人封锁太严,我们的水师虽能沿长江而上,却很难突破嘉陵江的封锁线。”

    孟之继的手指划过阆州的位置,眉头微蹙:“阆州是嘉陵江中游的重镇,蒙古人在这里驻军多少?”

    “大约三万,多是骑兵和步卒,水师战船有五十余艘,日夜在江面上巡逻。”孟之经道,“他们的主将是蒙古的万户长巴图,据说此人勇猛有余,却少了些智谋。”

    “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孟之继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不巧了么?我这倒是有个主意。”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