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朕倒是把他算漏了(5 / 5)

加入书签

片刻,最终挥手示意手下让开道路。苏瑶策马进入营地,很快便被带到了那位藩王面前。

    这位藩王名为赵文清,乃是先帝堂弟。他端坐在主帐之中,目光阴鸷地看着苏瑶,冷冷道:“苏瑶,你可知罪?为何要对我处处打压,逼得我不得不反?”

    苏瑶毫不退缩,直视他的双眼:“赵王爷,你口中的‘打压’不过是朝廷对你的正常监管罢了。试问,谁给了你私自调动军队、勾结外敌的权利?若你执意叛乱,不仅害了自己,更会让无数百姓陷入战火之中。”

    赵文清沉默片刻,忽然哈哈大笑:“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你以为,我会相信这些话吗?”

    苏瑶叹了口气,语气转为平和:“赵王爷,你我皆知,当今圣上年轻有为,深得民心。即便你起兵造反,又能坚持多久?倒不如趁早回头,保全性命,也为子孙留下一条生路。”

    赵文清的目光闪烁不定,显然被苏瑶的话触动了内心深处的顾虑。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做出了妥协,下令解散军队,并承诺今后不再参与任何叛乱活动。

    此次危机得以平息后,苏瑶并未因此松懈。她深知,朝中依然存在不少潜在的反对势力,稍有不慎便会再次陷入困境。于是,她继续加强改革力度,削减冗员,整顿吏治,同时进一步巩固新君赵明轩的地位。

    某日傍晚,苏瑶独自登上宫墙,眺望远方的落日余晖。她想起赵景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天下之大,黎元为本。”这句话让她深刻认识到,无论身处何种高位,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求安定。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苏大人,西域又有紧急情报传来。”苏瑶转过身,接过情报仔细阅读。原来,楚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拉拢西域部落,再次挑起边境争端。

    苏瑶沉思片刻,决定派遣亲信前往西域,联合各部落共同抵御楚国的渗透。同时,她还秘密联络了几位隐居的老臣,请他们协助稳定朝局。

    随着时间推移,苏瑶的名字渐渐成为大魏百姓心中的传奇。她不仅是朝廷重臣,更是守护国家的英雄。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孤独与牺牲。

    一年后,赵景行的消息突然传回京城。据说,他隐姓埋名游历四方,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但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望着北方的星空,怀念那个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女子。

    而苏瑶,则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智慧与勇气捍卫着大魏的未来。尽管岁月流逝,她的身影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