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朕倒是把他算漏了(3 / 5)

加入书签

全性命,也为子孙留下一条生路。”

    赵文清的目光闪烁不定,显然被苏瑶的话触动了内心深处的顾虑。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做出了妥协,下令解散军队,并承诺今后不再参与任何叛乱活动。

    此次危机得以平息后,苏瑶并未因此松懈。她深知,朝中依然存在不少潜在的反对势力,稍有不慎便会再次陷入困境。于是,她继续加强改革力度,削减冗员,整顿吏治,同时进一步巩固新君赵明轩的地位。

    某日傍晚,苏瑶独自登上宫墙,眺望远方的落日余晖。她想起赵景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天下之大,黎元为本。”这句话让她深刻认识到,无论身处何种高位,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求安定。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跑来,气喘吁吁地禀报道:“苏大人,西域又有紧急情报传来。”苏瑶转过身,接过情报仔细阅读。原来,楚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拉拢西域部落,再次挑起边境争端。

    苏瑶沉思片刻,决定派遣亲信前往西域,联合各部落共同抵御楚国的渗透。同时,她还秘密联络了几位隐居的老臣,请他们协助稳定朝局。

    随着时间推移,苏瑶的名字渐渐成为大魏百姓心中的传奇。她不仅是朝廷重臣,更是守护国家的英雄。然而,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多少孤独与牺牲。

    一年后,赵景行的消息突然传回京城。据说,他隐姓埋名游历四方,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但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会望着北方的星空,怀念那个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女子。

    而苏瑶,则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智慧与勇气捍卫着大魏的未来。尽管岁月流逝,她的身影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夜幕降临,京城的灯火渐渐亮起。苏瑶结束了一天繁忙的政务后,独自坐在书房内,手中捧着一杯温茶。窗外的月色如水般洒在书桌上,映照出她略显疲惫的面容。这一年来,她始终未曾停歇,为了大魏的稳定与繁荣付出了无数心血。

    就在此时,一名侍从匆匆走进书房,神色紧张地禀报道:“苏大人,楚国使者求见。”苏瑶放下手中的茶杯,眉头微皱:“此时前来,必有要事。请他到偏厅等候。”待侍从退下后,她整理了一下衣衫,缓步走向偏厅。

    进入偏厅后,苏瑶看到一位身着华丽长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那里,目光锐利,举止从容。他见到苏瑶后微微一拱手:“苏大人,在下乃楚国使臣李修远。此番前来,有一件紧急之事相告。”

    苏瑶不动声色地坐下,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李大人请讲。”

    李修远顿了顿,压低声音说道:“据我所知,贵国西北边陲的一支军队近期活动异常频繁。他们似乎正在秘密集结兵力,意图不明。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支军队的背后似乎得到了某些地方藩王的支持。”

    苏瑶心中一凛,表面上却依旧镇定自若:“李大人何以得知此事?”

    “这……”李修远犹豫片刻,最终还是开口道,“实不相瞒,我楚国与西域诸部落之间一直保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