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与明太子朱慈烺的父子情(2 / 3)

加入书签

答朱由检道:“是,父皇,儿臣遵旨,等回到宫中就向先生们请辞,与母后说此事。”

太子很懂事,也没有推脱,而是接下这句,举止都很大大方方。

朱由检看著他朱慈烺点点头,心中感慨,太子年纪很小,才十二岁,但做事十分端正,很有风度,长得温润如玉,和朱由检又不怎么像,但这也和朱由检忧心国事,非常消瘦导致的。

他的言行举止,朱由检也很喜欢。

两排松林,天气寒冷的时候起了层薄雾,湿润了空气,都听得到飞鸟的扑翅声和鸣叫,令人动容的是西湖景色尚好,比起朱由检后世见到的还要秀丽,像是一副雋美的山水图画。

依山傍水,在这里修建楼阁,朱由检想,这地段放到后世,得值多少钱

两人一路慢行,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景,一直在交谈著书文、学识,朱慈娘眼晴盯著皇帝看,恍惚之间,他也有母后那一样的感觉。

父皇,他很不同。

他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对很多事情都了如指掌,他不像是位真正的皇帝,反而像一个市井小民。

待宫人、大臣,自是威压摁的人喘不上气。

但是对待百姓,那些湖鱼渔贩、砍柴归来的老人,抱著婴孩儿的妇人,却是体贴民生,问生活琐事,比方说粮价、盐价。

“工坊一日要做四个半时辰中间可有午休可包粥饭”

“老人家,您这下的网,网眼是不是太小了大鱼也就罢了,你这怕不是连鱼籽都想捞走了”

“馒头这么贵看来我大明离不了麦民,將来还是得多种麦地才行。”

“这是煤油灯现在能提炼这东西了不错,大伴,去问问商会的人,这煤油灯是哪个造出来的,赏他些银钱,请人到兵仗局,朕要重用他!”

他问的东西很多,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朱慈烺跟在他身后,看著父皇四处询问。

他们一行人换了寻常衣裳,锦衣卫和太监也打扮得家丁、佣人模样,在杭州府的街头巡逛。

一家烧饼店前,皇帝逗留了一会儿,向身后的朱慈烺递过来一张大饼,朱慈烺他张张嘴,刚刚想让东宫的太监给他试针,就被皇帝一眼瞪的住了口。

“吃!”皇帝道。

“谢、谢父皇!”

朱慈娘这才在皇帝的眼中,將大饼咬下一瓣,在口中嚼起来,刚刚嚼了两口,眼晴就瞪大了。

饼子上撒了不少芝麻粒,酥脆可口,烤的香气扑鼻,令朱慈烺是口齿生津,胃口大开,一顿狂啃。

店主人看这些人明显大富大贵,不敢招惹,多撒了一把芝麻,芝麻香混著烧饼的焦麦香气,非常诱人。

朱由检嘆气道:“吾儿不可忘了,昔年的太祖也只是在乱世中,求得一口饱饭的灾民而已,太祖艰难,淮右布衣的出身,若非天命加身,恐怕就没有我大明,没有你手中这块饼子了。”

“但是说到底,灾民是人,百姓也是人。”

“官员是人,商人是人,皇帝也只是普通的人而已。”

朱慈娘不敢坏了自己在父皇面前的形象,立刻吃著烧饼,有些含糊不清地答道:“儿臣谨记。”

“好饼子,货真价实,赏!”

皇帝走了,走上来的小太监丟到店主人怀里三枚银幣,摇头晃脑地走了。

店主人呆滯,而后惊喜不已。

两个人在杭州划船,朱由检可不怕落水,他本身就是南方人,水性很好,太子的话,

那就不清楚了,但自己在场看著。

太监划船,隨行还有五六艘船舶游览杭州西湖,

比起北方,显然南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