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明商业改革(2 / 3)
明白白,朕这么说,俱是些大白话,听得懂也好,听不懂也罢,都得按朕的新规定来办,可都明白了”
皇帝和商人们说著,口吻隨意,並没有怎么逼迫,但商人们还是一个个畏畏缩缩的,当然也有不少討好的人存在,连声答应。
海商们意见倒是很大,即便是晌午不少海商已经被搞到詔狱了,但归根到底是自家產业更重要些,也有人站出来问道:“稟陛下,此法虽然是让大明百姓在结算时便携不少,也取缔了纳税时,存在地方逼著缴纳损耗的情况。”
“但是陛下,我等海商与红毛人等西夷交易,往往以碎银、银锭的形式结算,若是我大明突然发起贸易改革,以金幣、银元和铜钱交易结算,那我等海商又该如何交易呢”
出乎眾人意料,这个问题並不没有让皇帝陷入困境,从而放弃这个让商人们都有不满的金银货幣改革计划。
朱由检不假思索的说道:“很简单的问题,朕只需在海关、海港都设立银监司的府库,商人回到港口来只需將所得的钱货拿到府库,兑换成钱幣即可。朕听闻你们收纳的碎银和银锭,有纯度问题,朕也琢磨了,直接以成色兑换,朕允许你们海商自己组个商会贸易组织,若是地方银监司对成色判断不公,可直接停止兑换,附议后容商会向朕稟报。”
朱由检算是看明白了,自己不参与,这些商人的確是没办法好好经商,此刻自个儿就是大明朝的大宪章,真应了那句,我的眼睛就是尺。
海商们又提了几个意见,最终也答应了下来,皇帝很强硬的推行了货幣改革,自己个平头百姓不可能槓到底对吧。
隨即朱由检主要又抓住其中的钱庄大户,要求对大明境內的数千家钱庄进行改革,將这些钱庄进行整合。皇帝配合著这些商人们,从地域、竞爭关係、家族银钱配置等等的利益交流里,进行革新和调节,这些商人们一个个乖乖坐著,本来还是极为的疲惫,此刻却一个个听得很认真。
仔细听下去,他们才发现,这皇帝的商业方案每一个都有一定的道理,並且有相当的前瞻性,也就是有远见。每一个钱庄商族的问题,皇帝都给予了態度和解决的方式,调解一个省份內、州府內的区域性钱庄合作,毫无疑问是十分的复杂的。
留下现有钱庄,对各家族掌握的钱庄管理层进行一轮调整,不挪移本金也不牵扯到储户,根据区域內的钱庄联合体的资金底蕴比例,来进行利润同比例的分红。
这样的好处就是体量扩大了,且各家族利益儘可能的不受损失,保证所有人的收益。
並且钱庄不会因为家族的內部原因就快速的瓦解掉,参与者都能获得地区內的经济话语权,十个以上的钱庄集合体,资金就更加充裕了。
虽然增加了大量繁琐的探討程序,但是结构更稳定,投资的盈利方向一定会更符合大多数家族的利益,投资成功了大家一起分钱,亏损了也就属於集体亏损,这样各家损失都不至於伤筋动骨。
好处坏处都有,但在眼下的时局,保持一个投资稳定,就是最大的好处。
钱庄的討论持续两个时辰,终於大概解决问题,各家也已经討论出了大概,皇帝这才放这些人回去歇息,准备第二天的商谈。
虽然商业上的工作忙完了,但皇帝其实没有能够好好休息,朱由检因为此事耽搁了一个白天,晚上就拿来批阅奏摺。他没有分身,事情儘可能的亲力亲为,不给文官集团一点参自己记忆中,名臣名將的机会。
朱由检摊开的前两份奏摺分別来自朝鲜和辽东,梅之焕和孙传庭都上奏了关於后金国內的情况,有一些汉人包衣躲过了屠杀,来到了朝鲜和辽东,被两地收留了,孙传庭是留在了寧远城,而朝鲜的梅之焕则將那些难民安置到了朝鲜境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