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吃掉莫朝的封侯詔书(2 / 3)

加入书签

狠人,站成两列將莫敬宽这帮人夹在中间,怒目以对,骂声半条街都听得到,不乏有人喝其悖逆天朝威仪,要將其捉住送往京师。

周围喊骂声震耳欲聋,使得莫氏官员们一个个惊恐万分,不少人在惊恐地打量身后那些大明天兵,自己像是砧板上的肉,隨时可能被这些大兵暴揍一顿捆绑起来。

但是作为出使的主官,陈玉鉴並未回应那波人,而是看向也有些惊慌的莫敬宽,继续言语施压,道:“诸位,且容我再念一次詔书吧!都统使,也莫要教本官为难,这也是陛下对你的恩典,若是你此次拒绝陛下容你入藩大明朝境內的旨意,有悖圣恩,惹得陛下不满,届时发生什么,就都是你的责任了。”

胁迫意味再明显不过,陈玉鉴的话也代表明朝的態度,当然他也不是胡乱说的,先前就被猪眼睛召集,协调许久。

也就是说这个詔书,也是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检本人的意思。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朕承昊天之洪命,君临万邦,恩如旭日,威若雷霆,以安天下之黎庶。今安南之域,久润皇恩,风化渐染,朕心明知。

尔莫敬宽,世守安南,矢志不渝,忠勤昭著。处边隅之境,能怀保黔首,辑寧疆土,使閭阎安堵,烽燧不惊。朕闻之,嘉嘆不已。昔授尔安南都统使之职,以司一方之政。今念尔勋业卓异,功在社稷,特进封尔为莫义侯,用彰殊渥之典,以酬报国之诚。

特望尔举家移驻京师。朕已在京城备下精美宅院,以表朕意。

自今而后,尔宜益矢忠诚,凛遵臣节,敬顺天命,惠爱斯民。朕以尔为股肱之佐,尔当以朕之天下为己任,同德同心,共臻隆平之盛。膺此殊荣,荷兹厚泽,宜念皇恩之浩荡,勉图后效,勿负朕之眷注。

今赐尔侯爵印綬,兼赐金千两,以表朕恩,昭显皇猷。

布告遐邇,咸使闻知。

钦此!”

莫敬宽真的很想拒绝,但眼看自己这些人被胁迫至此,周围都是明军大兵,颇有几分无能为力。

“臣莫敬宽,叩谢陛下,皇恩浩荡!”

……

使臣们一个个的,立刻是变了脸色,从严厉大骂不绝於口,一下子展露笑顏,將底下的莫氏官员从地上一个个搀扶起来,尤其是莫敬宽甚是尊崇,让人奉上黄金千两,加侯爵服饰,场面喜庆至极,就差些歌乐了。

莫敬宽实在是有些感到莫名其妙,这是个什么情况,刚刚一个个恨不得將自己即刻押送大明朝的这些个明人,怎么突然就喜气洋洋的给自己道喜了

自己虽然莫名其妙,却也不好打笑脸人们的脸,只能尷尬地发笑。

晚明时代的明朝人,实用主义推动,从小农走向小资,人文思想的变化最为激进的时代。

中原土地自此之前,自此以后再没有过的思想变革时代。

文官敢於直面皇帝了,甚至敢於驳斥、责问皇帝。

奴僕胆敢质疑主人家的吩咐和规矩。

看当下的皇帝对江南虽然也是狠狠地杀,但不也是在天下大改商税,沿海大开贸易关口,疯狂地赚银子吗

皇帝很可怕,没错的这是,的確是个真理。

但是咱们不去触碰皇帝的高压线,走商人的路子赚钱,那就没事,皇帝喜欢商业,他自己就喜欢赚钱。

但当官走商业的锦衣卫抓的极严的,那怎么才能从商业者手里拿点利益呢

这不就得靠脸皮变得快嘛。

这些礼部官员那脸色变化极快,令人瞠目结舌。

但毕竟是天朝上国的使臣,大明在这个时代,別说他们这些个南洋小国了,拉扯到奥斯曼、欧洲冒险团们,那眼神都有种见了鬼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