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没让表演,但架不住NASA非要表演(2k)(3 / 7)
周宇教授平静地宣布,声音不大,却像一道闪电,划破了空气中所有的不安和猜测。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牢牢地吸引到了大屏幕上。
上面出现了一套高精度、多参数的月球轨道动力学模型。
这套模型不仅包含了地球、月球、太阳的引力摄动,还考虑了月球引力场的不均匀性、太阳风压、微陨石撞击等多种微扰因素。
他用严谨的数学推导,展示了如何通过先进的数值积分方法,精確预测太空飞行器在月地转移轨道、绕月轨道以及下降段的运动轨跡。
“各位请看。”
周宇教授指著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复杂公式:“这是我们根据现代计算能力和精確的月球重力场数据,所建立的阿波罗11號任务下降段的逆向仿真模型。”
他开始逐步深入。
他展示了理想的阿波罗11號著陆点(静海基地)的精確坐標,並基於此,逆推出飞船进入降落轨道的理论理想状態。
“然而,在实际的航天任务中,不可能存在绝对的理想状態。”
周宇教授的语气始终平静:“任何传感器都会有误差,任何控制指令的执行都会有延迟和偏差,任何环境参数的测量也都会有不確定性。”
接著,他引入了概率论和误差传播理论。
在大屏幕上,他用蒙特卡洛模擬的方法,直观地展示了在阿波罗11號所处的时代技术条件下,
例如板载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精度、雷达测距的误差、以及地面测控网络的覆盖率和通讯延迟等,下降段可能出现的误差椭圆。
“根据对当年公开技术报告的分析,我们將阿波罗11號著陆雷达的测距精度设定为土30米,下降发动机推力脉衝的误差设定为土5毫秒,姿態控制系统响应延迟为土100毫秒,以及初始进入条件的標准偏差。”周宇教授条理清晰地解释道,
大屏幕上,无数条模擬的下降轨跡线开始在月面图上散开,形成一个不断扩散的著陆概率云。
这个云的中心虽然是静海基地,但其边缘已经扩散到了一个非常大的范围,覆盖了崎嶇的山脉、巨大的陨石坑,甚至是一些深不见底的裂谷。
“各位可以看到,如果仅仅依赖当年阿波罗11號理论上预设的自动驾驶程序和传感器精度。”
周宇教授用雷射笔指向那个巨大的概率云。
“那么飞船的最终著陆点,將会有极高的概率偏离安全区域,落在充满了巨石、斜坡或深谷的危险地带。”
他的语速放缓,但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敲击在与会者的心头:“根据我们这套模型,在不进行任何额外修正的情况下,阿波罗11號在99%的概率下,都无法成功降落在预定的安全看陆区。
会场內,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著大屏幕上的概率云,以及周宇那张平静的脸。
不过,周宇接下来说的话,让他们更为震惊。
“不过我倾向於他们这次载人登月还是成功了。”
怎么回事
周宇居然觉得阿波罗11號登月是真的
他不是採用数学模型证明了,是不可能成功的吗
难道他是在替nasa说话
“歷史告诉我们,阿波罗11號最终成功降落了,这说明,在那个极端危急的时刻,太空人和地麵团队必然採取了超出我们模型预设的、高度精准且极其及时的人工干预和修正。”
“我们的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这种人工干预的修正效率和误差容忍度。”
“要將飞船从那个巨大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