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我有办法让它们自己出来!(2k)(5 / 6)

加入书签

晚打扰您。”周宇语气急促,但带看无法抑制的兴奋,“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想向您请教。”

“哦”潘院士的语调略微上扬,有些不相信,他可知道周宇的脑子有多灵活,当初做量子卫星实验,就是周宇提醒了他关键点,让他们的量子卫星早日升空了。

“能让你这么晚打电话过来的想法,肯定不寻常,你说说看。”

周宇深吸一口气,將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潘院士,我想在我们的量子卫星上,进行一项关於拓扑量子比特编织操作的实验。”

“你在研究拓扑量子”

“嗯,算是吧,我想的是,拓扑量子计算的核心优势就是其容错性,信息存储在非局域的拓扑结构中,通过编织操作实现量子门。”

“如果我们能在卫星上,成功地將远距离纠缠的量子比特进行编织,並观测到其量子態的变化,这將直接证明拓扑量子计算的理论可行性,並且能够验证马约拉纳费米子的非阿贝尔统计特性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

“这不仅仅是理论验证,这项实验如果成功,將为未来全球分布式量子计算网络的构建提供宝贵的经验!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將多个地面量子计算节点通过量子卫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全球天地一体的量子超级计算机组网。”

潘院士嘴巴张了张,他发现周宇比他想法更疯狂。

“这—这需要对卫星进行改造,技术难度和风险都极高。”

“如果我们在卫星上成功验证了量子比特的远距离操控和编织,就等於我们迈出了分布式量子计算最关键的一步。”

“未来,我们可以想像,全球各地的量子计算中心,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通过量子卫星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协同工作的量子超算平台。”

潘院士听到周宇这么说,突然想起了卫宏曾经跟他透露过的事。

上面投入了大量人才在量子计算领域,如果有保密序列中的人来向他请教,希望他能帮忙。

大量人才,这其中该不会包含周宇吧

潘院士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像周宇这种举一反十的奇才,被投入到量子计算领域好像是件很合理的事。

只是不知道,周宇研究到了哪一步

潘院士心里痒痒,他想抓著周宇问个明白,但在保密序列下,他无法直接问,沉默几秒后,想到了一个方案来帮周宇。

“周宇,太空实验可能短时间內做不成了,我们可以做量子卫星的地面实验。”

“地面实验”周宇重复了一遍,他迅速思考著地面实验能带来哪些帮助。

潘院士看出周宇的疑惑,耐心解释道:“是的,直接在卫星上进行量子比特的编织和操控,其载荷的稳定性、超高精度的光路对准、以及极低温环境的维持,这些都是巨大的工程挑战,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前期验证和技术攻关,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

他继续说道:“但我们不能因为太空实验的难度高,就停滯不前,量子卫星的地面实验,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太空量子计算机,提供关键的数据和经验。”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在地面站之间,通过模擬太空的远距离纠缠链路,来测试量子比特的非局域编织操作的保真度,这能直接验证拓扑量子计算最核心的非阿贝尔统计特性。”

“但我们的实验,不一定会顺利。”

周宇反应过来后,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自从我们的量子卫星发射上去后,有些地区,就多了不少新型移动卫星干扰站。”

“这些干扰站,专门针对我们量子卫星的通信链路,它们不发射传统意义上的强电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