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让你讲遇到的困难,没让你讲天堑啊!(2K)(2 / 6)
可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说不定真能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难题,走,我们进去边走边说,我给你好好介绍一下我们这个量子卫星。”
他指了指实验室中央一个巨大的、被精密仪器环绕著的卫星模型。
“这个量子卫星是目前来说,世界上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全面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之潘院士本来不想加上“之一”的,但做人还是谦虚一点的好。
“它的核心目標,就是验证星地之间以及卫星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隱形传態等关键技术,为构建未来的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奠定坚实的基础。”
“周宇同志,你如果加入我们的团队,我相信,將来量子通信这一块,一定留有你的名字!”
姜劲风在旁边好笑地摇摇头,说:“周宇同志是来合作的,看看能不能用他的人工智慧技术帮助你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没说要直接加入你们团队,再说了潘院土,你们项目组里那么多优秀的科研人员,你打算给周宇同志的名字留多大的位置”
潘院士这种项目说白了,就算成功了,大部分人都可能只记得他的名字,其他人的名字只能属於“有点印象”那一类。
姜劲风其实也在提醒周宇,別为名声一口答应了。
以周宇在人工智慧领域展现出的潜力,未来完全有机会在属於自己的领域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留下更深刻的印记。
周宇耸耸肩,他来这本来就不是为了名声。
隨著潘院土的介绍,周宇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眼前的卫星装置上。
不对啊。
潘院士说他们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来补偿大气湍流,但周宇注意到,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似乎还有提升的空间。
以大气湍流的复杂性和动態性而言,这种简单的控制策略可能难以应对所有情况,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或者长距离传输时,补偿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还有,潘院土提到他们已经使用了目前最先进的纠缠光子源,但从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来看,实际產生的可用纠缠光子对的比例仍然偏低,这直接影响了最终的密钥生成速率。
周宇突然发现他脑子转得飞快,不像是刚刚才接触量子卫星的样子。
他悄悄打开个人属性面板,才发现他的个人属性居然涨了不少!
【宿主:周宇】
【数学:lv3(6000/10000)】
【物理:lv2(1700/2000)】
【生化学:lv2(1020/2000)】
【计算机科学:lv3(5680/10000)】
【语言:lv1(700/1000)】
【魅力:100/100((系统赠送))】
【身体素质:30/100】
【技术:六代战机(已学习370/1000)】
【天赋:无】
【积分:2600】
最近他都没有开掛,怎么经验值全都在涨
周宇想了下,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近期他不断在参与项目,每一次对复杂技术难题的思考和分析,每一次尝试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提升著他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这种並非通过开掛获得的经验值增长,更加真实和扎实,代表著他自身能力的切实在提升。
和不同的科研人交流,都像是一块块新的知识碎片,不断地融入他的知识体系中,拓展著他的认知边界。
正因为如此他的个人属性才会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