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我勒个无情的无人机杀手!(6k)(3 / 6)

加入书签

,目前看来也只有丑国人。

要实现多架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完全依靠人工智慧进行自主协同,这技术基本还停留在ppt上。

“是的,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周宇承认道:“通过一套我自主研发的分布式人工智慧算法,让集群內的无人机能够实时共享感知信息,自主进行任务分配、目標协同攻击和路径规划。”

“这—这怎么可能通信链路和算法算力能够支持如此复杂的实时协同吗”一位负责无人机通信的专家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正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冯彦適时地补充道,“我们並没有採用传统的集中式控制模式,而是探索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协同方式,降低了对中央控制单元的依赖,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灵活性。”

“当然,目前还处於非常初级的阶段,协同规模和复杂程度都有限。”

“我们今天的测试,除了单机自主飞行和目標识別跟踪外,还会进行一次小规模的集群协同演示。”

“大家可以重点关注无人机之间是如何进行信息共享、任务分配和协同行动的。”

几位专家脸色各异,但想法却异常统一。

王工率先开口问道:“那你们请我们来,是想要我们帮什么忙”

冯彦不好意思开口地说:“各位,你们听说过捉迷藏吗”

专家们:

看著眾位专家的脸色,冯彦心想这方案是周宇出的,他能怎么办

他又不能拒绝。

“你是说,让无人机自主地在院区內搜索躲藏的人,並且进行追踪”王工反问道。

冯彦尷尬地点了点头,脸颊微微发红,“是的,基本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想测试一下我们这套系统的目標识別能力、自主搜索能力以及协同追踪能力。”

现场顿时一片譁然,刚才还略显严肃的技术探討氛围瞬间变得有些古怪,让一群无人机专家来玩“捉迷藏”

“『捉迷藏”虽然简单,但却能很好地考察无人机集群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目標搜索、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

“院里的人员会隨机移动和躲藏,无人机需要自主地进行搜索,识別出目標后,集群內的无人机需要协同进行追踪和『標记”。”

冯彦连忙补充道,试图挽回这个听起来有些“不专业”的测试方案。

“更重要的是,各位都是我们领域內的专家,拥有最敏锐的洞察力,在“捉迷藏”的过程中,各位可以从实战的角度出发,快速发现我们现有集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比如,在复杂环境下的目標误识別率、集群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反应速度、以及协同追踪的精度和稳定性等等。”

王工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么说,你们是想把我们当成『活靶子”,来测试你们的无人机集群”

周宇连忙摆手,脸上带著尷尬的笑。

“不敢不敢,王工您说笑了,我们只是想藉助各位的智慧和经验,更直观地了解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还有一个原因嘛,当然是让这群人帮忙做宣传了!

能让他们最直观的了解人工智慧下的无人机集群技术,当然是让他们来亲身体会。

“不敢我看你敢得很,你就是周宇吧,卫总经常掛在嘴上的天才。”

“既然如此,陪你们玩玩也行,与其对著冰冷的屏幕分析数据,不如亲身体验一下这些小傢伙的“智能”程度。”

要知道这群专家最年轻的一个都在39岁了,捉迷藏这种事情跟他们根本不沾边,但这种事和测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