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风起青萍与帝国命脉(2 / 3)

加入书签

   李斯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肯定了提议者的“好心”,又采纳了李默的“稳妥”之策,最后还轻轻点了一下“北疆军需就近调剂”,似乎是在帮李默解围,实则又将安西与北疆军务更深地绑定,若将来北疆有失,安西同样难辞其咎。

    李默心中冷笑,这李斯,果然老辣。他不动声色,只是再次躬身:“丞相高见。”

    一场看似为国献策的朝议,背后却是刀光剑影。李默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在格物总院拿出更有力的成果,才能真正站稳脚跟,摆脱这种被动应付的局面。

    转机,来自格物总院那片试验田。

    经过苏珩和匠人们夜以继日的奋战,结合了渐开线齿轮传动和经过反复计算、调整角度的木质扇叶的“风力提水机”原型机,终于在一场呼啸的北风中,发出了令人振奋的嗡鸣!

    巨大的扇叶在风力的推动下缓缓启动,越来越快,通过齿轮箱变速,带动下方的龙骨水车,将低处沟渠的水,源源不断地提灌到旁边一片特意规划出的坡地上。水流虽然不算特别湍急,但那完全依靠自然之力、无需人力畜力就能自动提水的景象,让所有围观的总院博士、匠人,甚至被允许前来观看的少数太尉府属官,都目瞪口呆。

    “神乎其技……真乃神乎其技!”一位老农官出身的博士激动得胡须颤抖,“若此物能推广于关中高地、河套平原,多少仰赖天时的旱地可变良田啊!”

    李默站在风中,衣袂翻飞,他看着那旋转的扇叶和流淌的清水,心中涌起的成就感,丝毫不亚于当年攻破龙城。这,才是能真正改变这个帝国根基的力量!

    他当即下令:“详细记录所有数据,包括不同风速下的提水效率、齿轮磨损情况、各部件的受力分析。苏珩,由你牵头,立即着手编写《风力提水机营造法式》,要图文并茂,让各地工匠依图便可制作!”

    “是,老师!”苏珩大声应道,脸上洋溢着创造者的光辉。

    李默回到书斋,亲自撰写奏章。他没有夸大其词,只是平实地描述了风力提水机的原理、实测效果以及未来在农业灌溉、甚至矿山排水、盐场汲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附上了苏珩等人绘制的详细图样。在奏章末尾,他写道:“……此物之成,非臣一人之功,乃格物总院众博士匠人,秉承陛下格物致知之圣意,群策群力所致。臣恳请陛下准予在关中择地试建数座,以观实效,若果有裨益,则可编入《大秦格物丛书》,颁行天下,利泽万民。”

    他知道,将功劳归于皇帝圣意和集体智慧,远比标榜自己更能让始皇接受,也更能减少阻力。

    奏章呈上的第二天,始皇的批复便下来了,只有简短的八个字:“准奏。着即办理。善。”

    与此同时,李默脑海中的直播间,再次被刷屏。

    【大明永乐】:好!此物大利于农桑,实乃固本培元之器!较之攻伐,此功更合天心!李默此举,深得朕心!(观众:朱四郎)打赏积分+120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