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鸡跟鸭讲?(4 / 5)
穷凶极恶丶曾经让朝廷束手无措的豺狼,被赶进了樊笼里。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些效果显着的方略和举措,不是竭泽而渔,而是长久可持续的法子,而且越到后面,爆出来的后劲越大。
这些能臣干吏,对实务和时政的认识,比那些清谈务虚的同僚要深刻得多。
天启新政方略和举措,效果是不是显着,是不是可持续,他们看得明明白白,非常通透。
既然有这麽显着的效果,这些能臣干吏在狂喜之馀,对于它产生的「些许」后果,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务实的他们早就明白,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有所得必有所失。
以前那些官员总是说着,为了大明,苦一苦百姓又何妨。
现在为了大明的将来,苦一苦缙绅又何妨?
这也是让高攀龙丶赵南星等人惊不已,疑惑为何孙承宗丶袁可立丶卢象升丶毕自严之流死心塌地跟着皇上倒行逆施的原因,或许世上只有远在福建的叶向高看透了这些。
寒风吹来,袁可立紧了紧笼在棉袍袖子里的双手,鼻子吸了一下,并不觉得有多冷。
心里反而更加热乎。
「孟阁,皇上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老夫也算是品出来了。」
李邦华连忙拱手道:「还请节寰公不吝赐教。」
「这次会议,老夫猜测,是皇上引导着我们,用此前学过的科学方法论和辩证唯物法等知识,综合各地的成功经验,梳理总结,自己找出天启新政为何会成功的原因。」
李邦华恍然大悟,「皇上这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袁可立赞同道:「对,这也是实践出真知丶知行合一的法子。只有悟透了真知为何在实践中成功的原因,我们就能悟到真正的道理,进而能够举一反三。」
李邦华跟着说一句:「如此一来,信服者更加信服,跟随者也更有信心去面对未来,不惧外界的指摘。
真正的智者面对愚者丶妄者和痴者的非议和刁难,总是不屑一顾。」
袁可立哈哈大笑,团团百气从他笑口里喷出。
「看来孟阁在此次会议中,收获匪浅啊。」
李邦华说:「节寰公,快到下午开会的时辰了,我们该去光明殿了。」
「好,走,往那边走。」
会场设在西苑大光明殿左偏殿里。
会场布局也是用新式,朱由校的御座被安排在正中,前面一张御案桌子。
两边是主席位,桌椅各两排,如两翼一般斜斜地在两边并行展开,孙承宗等二十八位制置使丶副使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