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建奴来了!(1 / 5)

加入书签

    第137章建奴来了!

    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黄尊素徐徐说:「要是以前,这样溢价收购羊毛,肯定是亏的,你们供销社就是赔钱赚吆喝。

    但是一切问题在生产力面前都迎刃而解。

    生产力升一个台阶,就生产效率就会翻着跟斗往上涨。以前羊毛不值钱,因为处理它几乎全靠手工。

    效率最低的就是手工,因为在生产过程中人工是最贵的。」

    孙承宗故意问:「人工是最贵的?难道不是羊毛丶丝茧等原料之物吗?」

    其他人也觉得不可思议。

    人在大明是最贱的。

    大明众多工场,还有修建营造,很多都是工役,就是徵发来的百姓,服役,不仅不用开工钱,还自带乾粮。

    里面有开工钱的工匠,但那都是技术工,相当于工头或者技术指导,人数最多丶埋头干活的还是那些工役。

    这些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值什麽钱,怎麽能说是最贵的?

    黄宗羲解释道:「恺阳公,人工成本不能这麽算。朝廷把百姓青壮以役杂役徵发来,用来做工,那他们就不能去种田,田地会荒废。

    对于朝廷来说,意味着部分田地收不上田赋。

    这个算不算成本?」

    孙承宗丶黄尊素和喻安性点点头,马世龙丶尤世禄等人面面相。

    说得好像有点道理。

    黄宗羲继续说:「什麽叫生产力提升?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人一年只能种五亩水田,出产十石粮食。

    又或者说,一个女工一天能织十尺布..

    这叫生产力。

    生产力提高,也一人一年可种五十亩水田,出产一百石;一个女工一天能织一百尺布...那麽其它成本,耕牛丶稻种丶肥料丶棉花都是固定,但是一个人的出产却十倍增加,成本相对下降到两成或一成半。

    这也叫效率提高。

    羊毛生产也是这个道理。以前羊毛不值钱,因为它靠手工制作,出产的羊毛呢绒质劣价高,一角钱收一百五十斤羊毛,肯定是亏了。

    但是羊毛送到天津,那里的羊毛呢绒厂用的是水力机器,效率是以前的五倍,成本也跟着降低...出产的羊毛呢绒不仅质优,价格还不贵。

    晚辈听说陆海军少校秋冬军装,用的就是羊毛呢绒,供不应求啊..:

    听到这里,大部分人都听懂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