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可控核聚变来了(2 / 3)
bsp;除了准备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外,原本早已经沦为边缘项目的寻找外星文明,再次变得炙手可热起来,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拨款。
根据曾凯带来的资料,他们准备复刻红岸工程。
……
这一幕,也是杨学斌想要看到的。
事实证明,冷战期间虽然形势紧张,却也是科技发展最快的时候。
在现实世界,老苏留下的科技遗产,大毛三十多年都没有吃完。甚至网上都戏说,他们发展科技完全就是在资料室里考古,冷不丁就能从某个角落发现某种高科技技术。
事实上也是如此,很多老苏时代的黑科技,直到二十一世纪二三十年都没有被复刻出来,连老美和东大也是如此。
人类科技发展得越快,接下来面对三体文明也能有更多底气。
科技竞争虽然更加激烈,但彼此的经济往来却没有断绝,反而越发频繁了,因为M丶S还要找东大进口高端晶片。
实际上除了晶片,还有很多东西也是他们急需的。
比如说高温超导体。
如果不找东大进口,不是说他们建不成大型强子对撞机,而是需要更加复杂的工程系统,不仅工作更长,花销翻倍,将来维护成本和运营成本也会更高。
………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是三年。
因为知道未来的敌人是三体文明,东大并没有发展海军,而是一门心思的发展航空航天,同时也因为老美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掀起了三国航天竞赛。
也幸好杨学斌完成了丰收工程,在全力发展重工业的情况下,东大国内并不缺各种生活物资,连燃油也能自给自足,不用从国外进口。
当然,东大的轻工业也不差。
为了给老苏输血,免得它倒下太快,在杨学斌的建议下,东大大规模向老苏出口各种轻工产品,尤其是工业淀粉和高浓度乙醇。
在老苏家,工业淀粉可以用来做大列巴,高浓度乙醇可以勾兑成伏特加。
这都是毛的日常必需品。
与此同时,金乌工程也全面进入了收尾阶段。
早在一年前,杨学斌就率领超导材料团队实现了常温超导,在零下十度到三十五之间,都拥有超导性能。
香河核电站。
世界首个商用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今日终于迎来试发电。
主控室。
杨学斌神色沉着,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启动全系统自检程序,确认磁约束系统(超导线圈)丶真空室丶冷却回路丶燃料注入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