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电动车(2 / 3)
尬地笑了笑。
他们也只是下意识地怀疑,实在是太先进了。如今听杨学斌这麽一说,再加上李老又在,对方自然不存在骗他们的可能性。
李老忙摆手道:「你们或许还不知道,隔壁的计算机发展工业区就是在小杨的主导下完成的,技术上的问题不需要怀疑。对了小杨,带我们四处转转。」
杨学斌点头,领着李老等人先来到了光伏厂。
他介绍道:「目前光伏厂有员工两千人,因为引用了自动化生产线,每天产能是三万块,每块两平米。如果有需要,可以通过倒班的方式提升产能。」
「嗯,不错!」
李老满眼地点头,在厂里四处看了看,还和一些生产线的员工聊了几句。
随后,他们来到了电器厂。
杨学斌介绍道:「李老,光伏发电虽然适合在全国推广,但发电效率最好的地方还是西北。那里气候乾燥,日照时间长。
为了解决电力输送问题,我们开发了特高压技术。
目前特高压输送所需要的所有电器设备,我们这里都能够生产。」
技术专家们惊呼:「特高压!你是说特高压?」
李老疑惑问道:「这个技术很强麽?」
一个技术专家激动地脸色潮红道:「强!当然强!如果有特高压技术,我们就能在西北边疆发电,然后通过电网输送到京城,甚至是羊城。」
李老震惊。
将西北的电力输送到羊城,这种具象化的意义他懂,因为目前东大的输电技术,只能将电力输送到四五百里外。
正因为如此,他们需要建设大量的发电站才行。
如果能够传送两三千公里,那麽意味着他们完全可以在西北荒漠集中建设光伏发电站,然后通过电网输送到全国各地,节省大量的费用。
甚至因为时差的问题,储能电池都可以少装备一些。
「好,好!」
除了拍掌叫好,李老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悦了。
杨学斌谦虚笑了笑,又带着众人来到了电池厂,介绍道:「目前电池类型只有两种,一种是用于储能的钠电池,一种是用于动力的锂电池。
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280瓦时每公斤,成本是0.04元。
除了大型电池外,我们还开发了很多小型的充电电池,能够循环利用,用于收音机丶手电筒之类的电器上。」
一位技术军官突然说道:「李老,我们部队对锂电池也有极高的需求量。」
李老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