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格局被打开了(2 / 3)
因为没有农药,田间的杂草只能用手去拔。
他看到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艰难地弯腰,脸色已经涨红,可依旧没有直起身来休息。
他问了旁人,知道对方已经怀孕八个月。
实际上像她这样的并非个例,甚至连在田间产子的都有。
一年到头,所有人的精力都耗费在田间。
可亩产,却只有三百斤左右。
可就是这麽可怜的亩产,绝大部分还要上缴,每年忙碌下来也就是饿不死而已。
农民真苦!
杨学斌也想下田帮忙,可杨父杨母死活不让。
在他们眼中,大儿子可是知识分子,双手是用来研究技术的,怎麽能够下田。
再说了,他们家也不缺杨学斌这一个月的公分。
杨学斌也只能作罢。
不过他也找到了接下来的目标,那就是发展农业。
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化学。
按传统的想法,发展农业肯定是要发展杂交水稻,以及化肥丶农药丶农用机械等相关产业,如此才能够大幅度提升亩产量。
可在现实世界,即便是亩产超过了两千斤又如何?
扣除化肥丶农药丶机械等费用,每亩地也就挣个千来块钱而已。
农民依旧是是社会的最底层。
这不是他想要的。
化肥丶农药丶农用机械等还好说,一两年就可以出成果。
但要完全推广,至少得十年的时间。
至于杂交水稻。
哪怕他懂技术,也需要时间去验证和堆积,更何况他还要从头开始。
于是,杨学斌想到了人工合成淀粉。
在接手家里工厂之前,他看到过一篇轰动性的新闻,那就是东大有科研团队首次实现了以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全流程。
当初大家还在网上开玩笑说,原来喝西北风真可以吃饱。
为此,他还专门去了解过这个过程。
按科研团队的介绍,这种合成速率是玉米的8.5倍。
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应器年产淀粉量,就相当于5亩玉米地的年产淀粉量。
这就很恐怖了。
如果建成百万立方大小的生物反应器,那年产量就相当于五百万亩玉米地的淀粉产量,而豫章省的可耕作面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