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能量镜面(2 / 3)

加入书签

工厂数将超过千家。

    而按杨学斌所说,接下来还要对工业区内的工厂进行自动化改造,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李老振奋道:「好啊。小杨,你先做自动化改造。如果成功,那就是天大的功劳。我们目前缺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自动化可以填补这部分的缺陷。」

    这一转就是一整天。

    直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李老才带着人离开。

    ……

    弯道工程的成就,很快引起了轰动。

    哪怕看着数据详细的报告,他们也依旧难以相信,总有种不现实的感觉。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断有领导到工业区视察。

    当前身体验了操作电脑和上网后,他们对计算机以及网际网路才有了明确的概念。

    「不得了啊,不得了啊,这简直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

    「太震撼了。如果全国联网,隔着万里都能面对面对话,那不跟神话一样了。」

    「计算机产业太重要了,无论如何,哪怕是砸锅卖铁我们也得铺开。就像杨学斌的回报文件上说的,以计算机赋能科研和生产,我们将获得科技发展加速器。」

    「不仅是是科研和生产,像我们政府部门,如果引入计算机并联网,也能极高的提高办事效率,节省不知道多少人力成本。」

    「对了,计算机必须全力封锁,不允许一台,甚至是任何零部件传到海外。」

    「计算机肯定要封锁。不过杨学斌提交的半导体收音机丶空调丶洗衣机之类的家电,可以出口国外赚取外汇。」

    「弯道工程的技术人员必须奖励,特别是杨学斌。」

    ……

    很快,奖励就下来了。

    功劳最大的当然是杨学斌,他升为一级工程师,奖励现金一千,其他奖励若干,福利待遇另计。

    其他人也根据个人的贡献度不同,得到了不同的奖励。

    整个弯道工程都沸腾了。

    对于他们而言,物质奖励倒是其次,职位的提升才是最开心的。

    按照工业部的指示,除了计算机发展工业区各厂要全力生产外,他们近半被调往各地任负责人或骨干,负责计算机产业链的技术扩散,以便后面爆产能。

    不过光刻机除外。

    光刻机是计算机产业链的核心,为了保密需要,只能留在计算机发展工业区。

    另外就是以京城为试点,将网络接入各个机构和工厂。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