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要么改变历史,要么被历史碾压【求追读】(3 / 4)
榈颁发还要一段时间,苏君索性休息一下,反正《寄生虫》不太可能拿到其他小奖。
今年的戛纳没有片子能和《寄生虫》相提并论,但差上一些的有很多,组委会和评审团也要搞平衡那一套。
都是人情世故,在哪里都一样。
“你那么紧张干什么?放松点,距离金棕榈颁奖还早着呢。”
苏君低声安慰一句,伸手握住刘亦妃有些发白的小手,上面青筋暴露,能感觉到她现在很紧张。
“不是金棕榈。”
突然感知到温热气息靠近的刘亦妃僵了一瞬,偷感十足的看了一眼四周之后,才低声开口。
“你说我有多大几率拿到影后?我感觉我在《寄生虫》里的表现非常好。”
刘亦妃的声音中满是忐忑,一双杏眼对上苏君的眼睛,里面都是渴望和不安,她对证明自己的虔诚远超其余人想象。
“花瓶”这两个字初听是赞美,听多了就是讽刺,刘亦妃现在已经快三十岁了,她不想在三十岁生日到来之前,头上一直顶着这种名号。
别看她还有三年才满三十岁,但她已经出道十多年了,是圈内的前辈之一了,可身上含金量最大的只有百花奖影后。
不是说她贪得无厌,而是百花影后距离真正的大奖还有巨大差距。
“这次肯定是没戏了,《寄生虫》主打的是一个平衡,角色大将几乎不可能。”
“如果真想试一试的话,国内的金鸡和金马都可以冲刺。”
苏君认真思考片刻,他能体会到刘亦妃的感觉,没有不正经的言论,要论对奖项的追求,刘亦妃从来都排在最顶级的一批。
被各种奖项遛来遛去,还能不改初心,这一点已经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了。
就圈里那些女演员,有几个是真的对演技无比虔诚?不过是想通过奖项提高自己的名气和商业价值罢了。
要是让她们和刘亦妃对调位置,都能做到赚钱如呼吸一般简单,她们还会对奖项孜孜以求吗?
说白了,都是为了赚钱而已。
华夏历史上下五千年,真正能做到视金钱如粪土,将理想和追求视作一生准绳的又有几个,连圣人都不一定能做到,更别提现在的人了。
“是吗?”
“那好吧。”
刘亦妃叹了口气,整个人软软的向后靠去,她自己也知道所谓影后就是妄想。
但人总要有梦想,否则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所以说,最后还是咸鱼躺枪。
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奖项的颁发速度正在缓缓加快,结果就像苏君预想到的那样,从最佳编剧开始,到影后、影帝,完全没有提到《寄生虫》。
看着一个接一个的剧组拿到奖项,苏君脸上浮现冷笑。
说到底,还是排排坐、分果果那套。
每个电影节、每次颁奖典礼,都会尽量把奖杯发下去,让一部分人拿到荣誉,甚至会在一定程度内降低评奖标准。
要是标准太高,一次电影节只发一两个奖杯,下次谁还来捧场?
电影界是一个举动,举办的资金来自主办方和赞助商,他们都是商人,需要赚钱、需要盈利。
而参与人数就是最重要的盈利保准。
随着评审团大奖和评委会大奖全部颁发完毕后,整个礼堂陷入了平静,所以人的目光都落在《寄生虫》剧组。
从头到尾,只有他们没有拿到奖,那最后的金棕榈就一定是《寄生虫》的。
主持人的话音落下后,满头花白的雅各布走上舞台,这是他执掌戛纳电影节十余年生涯中的最后一次登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