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三个小寡妇征婚记(20)(2 / 3)
眶而出。她刚要开口说“太麻烦你们了”,王婶却抢先站起来,大声说道:“翠仙,你别担心,咱们村里的人可都是热心肠,肯定都能来帮忙!我现在就去叫李嫂、张婶她们,人多力量大,五十个竹篮算得了什么!”
话音未落,王婶便风风火火地走出了院子。没过多久,她就领着七八个村民赶了回来,其中有在家带孩子的妇人,有刚刚忙完手头农活闲下来的老人,甚至还有放学归来的学生娃,大家都主动赶来帮忙。翠仙的院子里一下子挤满了人,热闹非凡。众人迅速分工,围着竹条坐成一圈,有的负责劈竹条,那利落的动作仿佛在与竹条进行一场默契的对话;有的专注于编篮身,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条之间,仿佛在编织着生活的希望;还有的则细心地缠彩绳,为竹篮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大家一边忙碌,一边说说笑笑,那欢快的氛围仿佛让繁重的任务也变得轻松起来,丝毫没有疲惫之感。
翠红则主动承担起后勤工作,她穿梭在人群中,为大家烧水、递馒头,忙得不亦乐乎。孙建军和刘老实也没闲着,他们前往后山砍伐竹子,将竹子劈成细条后,整齐地泡在水里软化,确保材料的充足供应,为这场紧张的“战斗”提供坚实的保障。小远也像个小大人似的,不甘示弱,主动帮着把编好的竹篮搬到屋檐下晾干,还兴致勃勃地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彩绳在篮沿上系出一个个可爱的蝴蝶结,那认真的模样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洒在院子里。院子里点起了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忙碌的身影。大家依旧沉浸在编竹篮的工作中,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周明心疼大家,特意跑去镇上买了火腿肠和方便面。众人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简单的晚餐,一边分享着彼此的趣事。王婶咬着火腿肠,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感慨地说道:“以前总觉得编竹篮就是个打发时间的小玩意儿,没啥大用处,没想到现在还能靠它赚钱,以后我可再也不说那些闲言碎语了,就跟着你们一起好好干!”
翠娥喝了一口方便面汤,看着满院子忙碌而又和谐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说道:“咱们平安村以前穷,就是因为大家各自为战,不够团结。现在好了,大家一起搞旅游、编竹篮,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翠仙看着眼前这温暖而又感人的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揣了个小火炉,暖融融的。她站起身来,举起水壶,声音略带哽咽地对大家说:“谢谢大伙这么热心地帮忙,等订单交了货,赚了钱,我请大家吃炖土鸡!”此话一出,院子里顿时响起一阵欢呼,那欢快的笑声在夜空中飘荡,仿佛连村口那棵古老的槐树也感受到了这份喜悦,花瓣飘落得更加欢快,像是在为大家鼓掌喝彩。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院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战场,大家每天都忙到深夜。手上磨出了水泡,就简单地贴上创可贴,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累了,就靠在墙边稍作休息,缓过劲来又立刻起身干活,没有一个人抱怨一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到了周五,五十个竹篮终于全部编好。这些竹篮整齐地摆放在院子里,带着精美花纹的篮身,系着五彩彩绳的篮沿,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周明迅速联系了快递,将竹篮仔细地打包好发走。就在这时,客户特意打来电话,兴奋地说看到竹篮的照片非常满意,对他们的手艺赞不绝口,并表示以后还要跟他们长期合作。挂了电话,周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对大家说:“客户说了,下次要订一百个竹篮,还要求咱们编一些新样式呢!”
院子里再次响起一阵欢呼,这欢呼声比之前更加响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王婶激动地拉着翠仙的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翠仙,你可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啊!跟着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