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正德篇 第35章 保守派(3 / 5)

加入书签

谢迁深吸一口气,道:“我朝太祖、太宗,皆以武抑文,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取了宋代教训,此言可对?”

    “中肯的。”

    “宋代以文抑武,可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

    李青拧眉。

    谢迁叹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大明不是又倒回到宋之前了吗?”

    “我有一个疑问,还望几位如实回答。”李青道,“今日你们来,究竟是代表内阁,还是代表文官?”

    刘健道:“既不代表内阁,也不代表文官,只代表自己。你无需觉得,我们今日前来,是为了文官的整体利益,真若那般,找皇帝,找太上皇岂不更好?

    你在新君面前确有能量,可还没到那个份儿上呢。”

    谢迁愤然道:“阁下未免把文官看得太轻贱了,难道我大明上下,全是把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的奸佞?”

    李青默然。

    他的确对文官抱有偏见。

    李东阳见气氛太僵,已然到了没法继续的地步了,忙缓和气氛,道:

    “文官也好,武将也罢,或私德有问题,或作风有问题的人,却是屡见不鲜,可忠良亦不缺,退一步说,哪怕是私德、作风不良的官员,又有谁想亡了我大明江山呢?”

    顿了下,“我等从未怀疑先生的赤诚之心,亦相信先生一心为大明江山社稷,之所以屡屡起争执,是因为……先生行事太过激进了。”

    李青缓缓开口:“我很克制了,一直以来都是,大明有今日实属不易,太多人付出了太多心血,我岂会不爱惜?”

    闻言,几人面色也缓和下来。

    李东阳道:“府兵制也好,募兵制也罢,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万民,不是吗?”

    李青笑笑,道:“你们视募兵制如狼似虎,究其原因不过是汉唐末期惨剧,对吧?”

    “可你们有无想过,汉唐末期是什么光景,我大明是什么光景?”李青道,“国情天差地别,如何相提并论,若汉唐末年有今日气象,又岂会是末年?”

    几人不语。

    李青又道:“无论是我的主张,还是皇帝的态度,几时有说要全面推行募兵制?

    推行募兵制是壮我明军,而非为了推行而推行!

    大明如今的情况,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又如何以史为鉴?”

    倒上酒,李青就唇饮了,“你们常说,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又为何在以文抑武,以武抑文之中做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