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正德篇 第140章 富明(3 / 5)

加入书签

李青颔首。

    得知朝廷如此富有,李青内心喜悦非常。

    仅白银这一项就高达六千万两,算上粮食,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财富,总额折成白银怕是能翻一倍。

    诚然,以当今的白银购买力,远比不上洪武朝那会儿,可一样是非常庞大的财富。

    这些财富可以把大明王朝抗风险能力,提升到恐怖的程度。

    数字着实惊人,可细想想,这么多年的良性发展,从朱棣那会儿就开始海上通商了,又没出现败家子皇帝……非常合理。

    李青心情不错,说话也好听:“嗯,不错,你对经济的理解,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老朱家的人普遍不懂经济,在这方面……朱厚照称得上优秀了。

    朱厚照嘴角勾起,接着清了清嗓子,道:“时代在发展,皇帝也在进步嘛。”

    李青一乐,心想也是,随着大明发展的重心转移,皇帝自然而然会往这方面发展。

    “优秀就是优秀嘛,过分谦虚就不好了。”李青呵呵笑着说。

    弄得朱厚照反倒怪别扭的,悻悻道:“你还是恢复一下吧,我不习惯。”

    李青:“……”

    …

    ~

    京师。

    奉天殿。

    刘瑾立于御案前一边位置,代替了站班太监,行的却不是站班太监之权。

    人往那儿一站,大有天下我有的姿态。

    “诸位大人,皇上旨意说的很清楚,就不用咱家再赘述了吧?”刘瑾淡淡道,“将士在战场用命,赢了自当奖赏,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不是?”

    他这副嘴脸,实在让人恼火。

    杨廷和出班,淡淡道:“战报内阁已经收到,论功行赏,阵亡抚恤,远不用这么多,此事还需再议!”

    “再议?”刘瑾面露惊诧,他晃了晃手上的皇帝手书,提醒道,“杨大人,这可是皇上的旨意啊!莫非你要抗旨?”

    “本官不敢。”杨廷和淡淡说。

    “刘公公,说话可要讲证据,杨大学士只说要再议,可没说不拨银子。”户部尚书出班,哼道:“五百万两,足足五百万!立功的将士当然要赏,为国捐躯者更要得到抚恤,然,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如此大的花费理当慎重!”

    “哼!刘公公休要张口闭口就是抗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