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棚鲜生零售店(3 / 4)
虽然贵点,但是沙瓤的,炒鸡蛋特别出汁。”
妇女将信将疑:“我以前吃的就不是这个味道,未必我吃的都是催熟的?”
王建安直接掰了一小块放进自己嘴里:“你看,我都敢吃,这种番茄炒鸡蛋特别香,凉拌白糖也好吃。
要不你拿回去试试,如果不满意,明天来退货,我们全额退款,再送你一斤黄瓜赔罪。”
妇女被王建安的诚意打动了,犹豫了一下:“那我再试试吧,不过要是还觉得不行,我真要来退的。”
王建安微笑着送走了妇女:“当然可以,我们开店讲的就是诚信。”
等她走后,王小英不解地问:“二哥,为啥子对她那么客气?明明就是来找茬的。”
王建安摇摇头:“小英,开店做生意,要记住一条:顾客永远是对的。
即使是刁难的顾客,也要耐心对待。
你态度好,她可能就成了忠实顾客。
你跟她吵,她就会到处说我们店不好。
况且,她可能真不是故意的。
有些人吃惯了催熟的番茄,反而觉得自然熟的味道怪。
这就需要我们耐心解释了。”
王小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我以后注意态度。”
几天后,那位妇女又来了,不过这次不是来退货的,而是来买更多西红柿的。
她不好意思地说:“上次误会你们了,这西红柿炒鸡蛋确实香,我家孩子特别爱吃。今天多买些,送给我妈也尝尝。”
王建安笑着说:“没事儿,你觉得好就行。今天新到了一批水果,要不要带点回去尝尝?清甜可口,孩子们都喜欢。”
他顺势做了交叉销售。
妇女从此成了店里的常客,还带来了几个朋友。
随着生意好转,王建安开始教王小英一些更精细的管理方法:怎么计算毛利率,怎么控制库存,怎么安排送货路线最省时间......
他还做了个简单的管理系统,用几个本子分别记录进货、销售、库存,虽然原始但很实用。
他还建议在店里增加一个小型冷柜,进一些速冻饺子和汤圆之类的食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王小英有些犹豫:“可是这些不是我们生产的啊,质量能保证吗?”
王建安说:“可以找正规厂家进货,要他们的质检报告。我们挑牌子响、口碑好的产品,不会砸自己招牌。”
速冻食品在90年代初还是个新鲜事物,王建安特意做了个宣传板,介绍速冻食品的优点和食用方法,还准备了几个简易食谱供顾客取阅。
慢慢地,棚鲜生零售店的商品种类丰富起来,从单一的蔬菜扩展到水果、蛋肉、豆制品、速冻食品等多个品类。
虽然规模还不大,但已经有了现代生鲜超市的雏形。
王建安还引入了组合销售概念,比如“火锅套餐”、“家常菜套餐”,将相关食材打包销售,既方便顾客,又提高了客单价。
半个月后,王建安要回李家沟了。
店里的生意已经走上正轨,日均销售额达到了三百多元,毛利差不多有一百块。
扣除成本后,一个月能净赚两千左右,在当时算是非常高的收入了。
而且随着市场占有率的提升,销售额还会提升。
临走前王建安又给王小英出了个主意:“你可以搞个买菜积分活动,买一元积一分,积满一百分送一斤鸡蛋或者等价商品。这样能刺激顾客多消费。”
虽然这个店的定位是高端品牌,但经过王建安这么多天的观察。
这些当时已经实现“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