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章 天花板(3 / 5)

加入书签

sp;   杨平觉得这个人工椎体设计非常好,很符合生物学和生物力学要求,设计者肯定接受过相关的系统培训。

    这么梳理一遍,整个手术的准备已经十分充分,没有什么纰漏。

    “我有个问题!”

    没有座位的人群中,一个年轻医生举手提问。

    因为人太多,一部分人有座位,还有很多年轻医生都是站着。

    “你说!”

    胡国林教授让他站出来。

    这位三十出头的医生朗声道:“刚刚说到的手术准备都是假设一切都很顺利,如果不顺利,出现极端恶劣情况,比如主动脉或者下腔静脉在剥离的情况下破裂,怎么办?特别是大范围撕裂的情况下。”

    这位医生挺起胸膛走上讲台,非常自信地继续说:

    “大家看,肿瘤与大血管粘连的范围长达10厘米,这种情况下,极易撕裂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就算不出现撕裂,成功将肿瘤和大血管分开,这样的大血管还能用吗?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像主动脉夹层那样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我就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一个案例,属于腹腔肿瘤专业的,肿瘤与腹腔大血管粘连,医生成功将肿瘤与大血管分离,手术过程顺利,但是病人在术后第五天突发死亡,后来尸体解剖找到原因,就是主动脉受到肿瘤的侵犯,血管壁已经改变,存在主动脉瘤的发病基础,术后病人并发主动脉瘤,主动脉大范围撕裂,病人因内出血休克而死亡,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遇上最坏的情况怎么办?靠输血吗?”

    这位年轻医生像一个批判者,语气尖锐,仿佛在质问同事们,在质问前排的梁教授和胡主任。

    杨平发现协和的医生,几乎没有驼背含胸的,全是昂首挺胸,腰背挺得笔直。

    连年龄最大的梁教授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或者走路,都是昂首挺胸,腰背笔直,很有精气神。

    “非常好!”

    梁教授对质问者鼓掌,大家跟着鼓掌。

    “这就是我常常跟你们说的,我们做医生的要怎么样?”

    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做最好的努力,做最坏的准备!”

    “对!我们朝最好的目标努力,但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谁来回答这位医生的问题?”梁教授非常满意这个医生的提问。

    做学术的人就要有质疑的精神,不要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胡主任站起来:“我来回答吧,我们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而且在影像图片上对血管壁进行过测量,的确,血管壁存在这种风险,风险还非常高,为此我们准备了人工血管,邀请了血管外科协助,术中探查血管情况,如有必要,提前植入人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