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薛特助,往生(2 / 4)
敏休克,到和安医院就诊,配了一些药。
至于其他信息,因为年代久远,资料要么被破坏要么遗失,所以没有录入,档案留存栏里的“已集中销毁”标了红,这个线索就到此为止了。
余光瞥到手表,已经6点50了,林伟生暗叫一声不好,拿了外套就跑向停车场,阿ay已经等急了,双手叉腰气鼓鼓的。
林伟生连忙认错,“抱歉,没事干就看了会儿文件,然后就超时了。”
看着他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阿ay没忍住笑,大方地说,“算了,这次就原谅你了,今天我们去吃牛排吧。”
回到家已是十一点多,阿ay去洗澡,林伟生收到修理铺的简讯,“明天可来”。
他捏了捏眉头,脑子里回想着实验中做的修复测试,计算着何家诚的苏醒时间,只希望明天能够有些新收获。
“严叔修理铺”开了有二十多年了,现在是严叔的儿子小严在打理,林伟生盯着生锈的招牌,感慨时光飞逝。
“林老师,在这边。”小严熟练地招呼起来,他小时候还被林伟生抱过。
“你这张卡现在都用不了了,对应的机子也很难找,不过前些天废品场的东叔刚收了一批仓库货,跟你这张卡是同一家工厂产的,我试了试,还真配上了。”
一说到擅长的,小严就侃侃而谈,他对电子产品的修理技术已经得了严叔真传,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那里面的信息可以看到吗?”
“里面就是一些坐车刷卡的记录,”小严搬了凳子给林伟生,“你看呐前面这列是刷卡日期,后面的应该是公交站编号,编号前面的是每个区的缩写,这个是离岛区,这个是九龙,这个是深水埔,其他我也没看出来什么特别的,就是一张普通的公交卡。”
“好的,里面的东西能帮我打印一份吗?”林伟生的手在屏幕上逐行核对,已然发现了一些端倪。
每个礼拜天的上午,都会有一条去程记录,下午则是一条回程记录,如果公交站没有大变动的话,应该是铜湾码头。
“妈你怎么了?”小严一句惊呼,赶紧起身去搀扶,只见严妈手臂上红红的,看着像是被虫子蛰了。
“别提了,今天跟你三婶健步走,路过海滩待了会儿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身为医生的林伟生自然仔细查看了一番,“有过敏的症状,去过医院了吗?”
“林先生啊,没事,去街口的诊所上过药了,还拿了一堆回来,说是被海毛虫咬了,过几天就好。”
“海毛虫?”林伟生有些惊讶,“都多少年没见过了吧,而且现在也不是夏天。”
“是啊,你说奇怪吧,我在香港这么久,也就六几年的时候遇到过一次。”
“六几年?是不是63年?”
“对啊,是63年,我记得那年小严生日,我们一家三口在海滩散步然后就被咬了,第二天新闻还出来,说是大埔海滩海毛虫大爆发,好多人进了医院。”
回忆逐渐清晰起来,那个时候因为受伤的人太多,林伟生也帮忙接诊了,被海毛虫蛰后皮肤会出现刺痒和灼痛,刺伤部位会出现丘疹或红斑,严重的会呼吸困难。
小严打断了思绪,“妈你就歇歇吧,肿成这样还说话,林老师是来修东西的不是听你唠嗑的。”
严妈瞪了儿子一眼,但可能是真的疼,转过头去一言不发地对着镜子抹药。
“那我先回去了,你们也早点休息。”
林伟生告别后连夜跑到医院的阅览室,这是现在他能找到的唯一能查资料的地方了。
1963年6月8日晚上,薛怀安因为海毛虫就医,照理第二天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