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甘泉街头反杀案(2 / 3)
之所以会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一方面是因为发生地为江南省会,城市本身的关注度就比较高,而且当时正是人来人往的上午街头,有不少路人用手机拍摄了视频发到了网上;
另一方面,是因为汪贤河有一个当律师的高中同学,名叫唐书聪,且在律师圈子里小有名气。得知汪贤河的遭遇后,不但主动提供法律帮助,还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文章投在了一家知名媒体上。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篇文章被业界知名法律专家黄淑平看到了,随后对方也发了一篇文,将他坚持的‘汪贤河反击行为实属正当防卫’的观点批了个体无完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80章甘泉街头反杀案(第2/2页)
虽然黄淑平是业界前辈,名气远胜于他,但这不意味着他会心服口服,于是又写了一篇文章回击。
黄淑平一看你个小样的还敢不服,好,那咱们就接着掰扯掰扯,看看谁的笔掌握着真理。
就这样一来二去,双方的交锋渐渐充满着浓浓的火药味儿。
黄淑平怒斥唐书聪的想法是‘漠视生命,强词夺理’,唐书聪则讽刺黄淑平对法律法规‘生搬硬套,观念陈旧’。
随着骂战升级,自然吸引了媒体和法学圈子里众多知名人士的注意,他们纷纷加入战团,各自站队,发表文章,大吵特吵,最终使得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而为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自然要引经据典,用一些案件实例作为论据,于是,包括唐书聪在内,有些人就发现了光华县这起正当防卫的案子。
说实话,唐律师最近的压力着实不小。
他既要为老同学的案子奔走,又要在网络媒体上面对以黄淑平为首的圈子里大佬的口诛笔伐。
众所周知,在学术圈子里,谁的名气大,谁就有更多的发言权,也相对更容易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
所以,除非能找到充分的依据,否则在这场对战里,他很难改变被动和弱势的不利局面,更别说完全驳倒对方,取得辩论战和舆论战的胜利了。
关于光华县案子的信息,是他在安平市的一个记者同学提供给他的。
他先是看了警情通报,仔细研究之后,精神不由一振。
然后又看了光华县县长在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是忍不住击节叹赏,深表敬佩。
别看他是法学专业出身,对各种法律知识可谓信手拈来,了如指掌。
但,有一说一,对正当防卫理念的理解,他真的不如对方,更写不出这么一篇有高度有深度的文章来。
而这个案例,以及这个讲话,完全可以做为他反击黄淑平一方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想到这里,他赶紧给大学同学盛夏打去了电话,表示自己的感谢之意:“夏姐,你这次可是帮了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