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你不收,我不收……(2 / 3)

加入书签

nbsp;一般来说,这种手段是有用的。

    至少常光铭,钟万良和马华东,都表现的很乖巧。

    杨俊达一直都是个识时务的人,也应该不会不‘懂行’!

    事实上,杨俊达确实很‘懂行’。

    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难逃牢狱之灾,而在供出他人争取所谓的宽大处理,和为家人着想管好自己的嘴巴两者之间,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面对市纪委人员的昼夜连轴式审问,他硬是顽强地挺了过来,只承认账本上记录的受贿问题,却对自己是否存在行贿行为,坚决否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22章你不收,我不收……(第2/2页)

    打探到这个消息,孙国耀和谢世元都暗暗松了一口长气。

    只要杨俊达挺得住,只要没有证据,那就算郑怀新再怎么怀疑,也奈何不了孙国耀。

    孙国耀毕竟是县委书记,属于省管干部,没有充分的理由和实质性的证据,周益民都不能说查办就查办。

    所以从目前来看,孙国耀还是安全的。

    “鉴于光华县领导班子接连发生领导干部重大违法违纪的严重情况,我提议,由市委纪委、市检察院组成联合调查组,入驻光华县进行详细调查。”

    在书记办公会上,市纪委书记郑怀新的一句话,让谢世元不禁变了一下脸色。

    尽管已经预料到,郑怀新不可能不怀疑孙国耀,但这种几乎是把怀疑摆在明面上的举措,还是让他感到有些意外。

    而他更清楚的是,郑怀新的这个提议,十有八九已经得到了周益民的支持。

    那么,一旦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光华县,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后果呢?

    首先,会让某些人心里恐惧加倍,逐渐走向崩溃,说不定就会向调查组主动认罪;

    其次,会让调查组收到更多的举报,获得更多的线索,也不排除搜集到关键性的证据;

    再次,会让原本声望受损的孙国耀雪上加霜,而此消彼涨,梁惟石则会获得更高的威望,而且还有了依仗。

    总之,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他必须极力阻止。

    “怀新同志的提议很有道理,但是,我个人觉得,还是等杨俊达的案子调查清楚后再做打算不迟。毕竟,现在光华县人心惶惶,这个时候派调查组过去,很有可能会给光华县的班子带来沉重的压力,对他们的日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谢副书记深谙说话艺术,他没有直接表态反对,而是给出了一个看似从大局出发、看似颇有道理的理由,意图拖延成立调查组入驻光华县调查的脚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