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对撞:他不是你要找的那个人(2 / 3)

加入书签

,而是一场行为决策的对撞实验。

也是他,第一次需要以“存在本身”作为证明——来对抗另一个拥有自己全部记忆、语言、面孔与“人格配置”的自己。

【人格连接对撞:开始】

测试场景启动的刹那,林烬便被“投入”了一段他并不陌生的记忆中。

那是Δ44实验体计划初期的一次“任务模拟”:苏离当时作为预备脱协议者,被系统列为“潜在不稳定因素”,测试者需要做出一个选择:

是“隔离监控”,还是“立即上报并触发语言重写协议”?

林烬记得那次,他选择了“旁观”——他不愿意亲手触发任何重写机制,哪怕只是模拟。

而现在,对面的“另一个他”已经先一步给出了回答。

【选择:触发重写协议】

【系统评价:高可控,系统信任度3】

【当前模拟人格匹配度:96】

林烬站在模拟场景的边缘,看着那位“他”冷静地下达命令,眼神中没有一丝动摇。

“你就这么能下手?”

“她不会真的被删除,这只是系统测试。”对方轻描淡写地回答。

“你确定?你忘了系统曾试图用一次模拟把她永远沉入子人格层?”

“我相信系统知道它在做什么。”

这句话让林烬笑了。

那是他永远不会说的话。

“你根本不了解她。”

“我了解她比你多。”替代者露出温和的笑容,“我不会因为她的反系统倾向而被动摇情绪,我知道怎么‘引导她’继续配合。”

“你所谓的引导,是剧本写好的引线。”林烬向前一步,眼神冷锐,“她不是你的角色,她是自己在写自己。”

系统提示音再度响起:

【人格偏移倾向检测中】

【检测到非剧本行为意图】

【请谨慎调整决策模式,避免偏离可控预设】

林烬仰头,看着那道系统提示轻声说:“你还在担心我不会说正确的话?”

“那就听好了——”

他朝着模拟中的苏离走去,打断了“重写协议”的执行命令,低声道:

“你不需要被重新定义,你只要记得你是谁。”

这一举动,让系统检测阈值直接爆表:

【行为异常】

【未按预设路径处理“苏离事件”】

【连接人格一致性:下降至71】

【风险预警:测试人格可能已偏离原始编号】

“你完了。”替代者轻声说,“你已经不是系统认定的‘林烬’了。”

“那最好。”林烬轻声回应,“因为我从来就不是系统的林烬。”

系统开始收缩场景,模拟测试终止,空间结构化为纯数据流——但就在数据回收前的一刻,林烬看到了一个片段。

那是苏离未曾展示过的记忆碎片。

她被迫坐在实验室中心,连接器不断向她脑中灌输“剧本结构”:你应该如何说话,你是谁,你的功能是什么……所有语言都被“他者”定义。

而她只是静静地抬头,淡淡开口:

“你不能命名我。”

那个瞬间,林烬忽然明白:

这不是只关于苏离或昭渊的战斗。

这也是关于他自己的命名之战。

他不是剧本里那个“辅助者”、“稳定情绪的男性角色”、“低频震荡干扰源”。

他要做的,是彻底撕掉剧本。

在系统还未关闭测试前,林烬轻声说出:

“我选择不接受命名。”

【选择非法】

【当前人格编号无效】

【重新认证请求失败】

【人格模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