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半山雨林(1 / 2)

加入书签

这个答案很让人意外,黎稚恬完全不知道,自己竟是靠读书和说话吸引到他的。

古人诚不我欺:书中真有颜如玉。

“珍贵的人是你。”在她看来,事情其实是这样的,“这个世界不缺讲述者,缺的是聆听者。”

他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珍贵,反倒觉得她难能可贵,爱大抵就是这样:从欣赏开始。

她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反倒是觉得他拥有极为稀少的美好品质,所以说:双向奔赴的爱,才能更快触摸到彼此的真心。

她几次提到齐悦不了解他的事,却没说自己很了解他,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魏迟都懂:她总说他是笨蛋美人,不是在损他,而是她看到了真实的他,依旧觉得喜欢。

“你说得对,我不应该对齐悦那么冷漠。”魏迟认真地反省,“我应该谢谢她,是她促成了那段无意义关系的结束,同时还让我撞到你。”

黎稚恬扶额,这个老实孩子:“大可不必上升到这样的高度……”

齐悦对她而言是“过去式”一般的存在,如果此人不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她自不会再提,奈何两人正面撞上,她就很想知道:能让魏迟妈妈喜欢到偏袒的女生,到底拥有什么样的魅力。

综合了解下来,她心里大概有了数:冯阿姨二十几年把齐悦当亲闺女看待,最终希望她成为自家儿媳妇是很自然的事,与其接受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儿媳妇,当然是自己熟悉的贴心小棉袄更好啊。

这事要是在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可能都成了,可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注重自我感受,父母意见只是一个参考,不会一切都听从爸妈的安排。

孩子与时俱进,父母的思想却没有跟上,习惯性对孩子施压的效果只会越来越差。

父母思想与时俱进的速度和尊重孩子的程度,往往跟他们生活的圈子有关。

如果身边的朋友都认为操控孩子的喜好、干涉孩子的人生是很正常的事,那么,他们就会更笃定地认为自己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听自己的话才能少走弯路,才可能取得好结果。

越是传统的大家庭,思想越陈旧,越是有钱的家庭,父母越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他们的财富积累,靠的就是一个又一个正确的决定。

父母越优秀,孩子的压力越大,这样的父母,哪怕跟其他家长的期望是一样的“希望孩子比自己更优秀”,这个孩子都会因为父母太过优秀而难以达到目标。

优秀的父母往往意味着心智更强大,他们不接受质疑,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变得越来越固执。

黎稚恬大概能想到,为什么魏迟在如此富裕的家庭,物质完全不缺,却不快乐:他哪怕只是想做自己,都是一件很难的事。

她望着平静的江面,心绪却是从未有过的烦乱。

“我都不知道桃花半岛上有别墅,刚才开车进来的时候,看到高层和别墅之间有很大一片造景……”她顿了一下才接着说,“现在想来,有点像是故意建在那里,自然地隔断了平民区和富人区一样。”

她曾经看过一张图,印度的平民区和富人区以一条马路为界,平民区的房屋毫无规划可言,密集而杂乱,没有任何绿化,高低破落皆有,看着就很脏乱差,而富人区的植被覆盖率极高,在郁郁葱葱之间是规划得整整齐齐的高级公寓和独栋别墅,宽敞而美好。

她是没有想到,在同一个小区里,竟然会出现如此泾渭分明的两个区域。

虽然魏迟抗拒学建筑,但是耳濡目染,有些事他还是知道一点:“这块地在真正开发以前其实已经易手多次,地价太高的情况下选择就不多了,要么做成CBD,要么开发高档住宅。这里距离主城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