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九门提督(1)(2 / 3)

加入书签

挥出来了。

    治国难就难在这,一项政策对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是有益的,可与之相对的,就会影响到别的领域,故而推动谋改,不是要做到极致,而应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均衡,以此确保整体向上的趋势。

    在太极殿召开的国宴,一经结束就迅速在虞都内外传开,这也使楚凌的霸气言论,在民间受到了极大追捧。

    人就是这样的。

    在没有成功前,各种质疑层出不穷。

    可一旦成功了,有的只是无数夸赞。

    身居大兴殿的楚凌,知晓宫外发生的种种,但对此却没有丝毫在意,既然他营造的势促成了,那么有些事就能跟着推进了。

    虞宫,大兴殿。

    大司马大将军孙河,大司马骠骑将军徐恢,禁军大将军张泰,北军大将军韩青,南军大将军张恢,上林军大统领孙斌,骠骑将军黄龙等一众中枢武将,得天子召见齐聚御前,以参加御前廷议。

    对于此次御前廷议,天子究竟要商榷什么,孙河、徐恢、张泰、韩青一行并不知情,甚至在他们心底也在猜想。

    “那场国宴结束,朕始终对一件事挥之不去。”

    君臣在一番寒暄后,楚凌扫视御前诸臣,剑眉倒张道:“既然我朝可以趁着北虏遭遇险情,继而出动中枢精锐发起北伐,在这期间更有西川出兵跟进,由此三面临敌的北虏在拓武山脉一线,在别地遭遇了重创!”

    “特别是破袭敕汗山一战,如果北虏在别地兵力,没有被牵制住的话,恐我朝想去此等大胜,只怕伤亡的会更大。”

    孙斌、张恢、黄龙几人,听到天子讲的这话,眉头不由微蹙起来,作为北伐的参与者,获利者,天子讲的这种可能,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

    而孙河、韩青、张泰、徐恢却露出各异神色。

    他们明显听出天子话中有话。

    “那发生在北虏身上的事,是否会再度发生在大虞身上?”看到诸臣所露神情,楚凌向前探探身,语气低沉道。

    “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大忘战必危!”

    “大虞是在北伐一役中,取得了震动海内的傲人战绩,甚至凭借此战,使北虏在一两载,甚至更久些,不敢轻易再对我朝进犯。”

    “可西川呢?南诏呢?东吁呢?”

    “如果在我朝治下,出现了什么牵绊的局面,一旦两国或多国趁势攻伐我朝,中枢又要如何应对呢?”

    果然!

    一听这话,韩青就知天子何意了。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