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 哄抢之势(3)(3 / 4)
nbsp; “朕知你厌恶这些,排斥这些,可现实就是这样,站在统治阶层的角度,要的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境遇。”
“吏治清平,天下大同,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能不能实现,是谁都说不好的事情,但是作为统治阶层,特别是处在最高位置的,要以此作为目标不断前行。”
“就像刘谌这次做的,把边榷员额竞拍折腾的如此大,甚至还在竞拍会馆外竖起了一个个牌子,以明确每个边榷员额的最终竞价是怎样的,能叫普罗大众有一定知情,你觉得这是为了什么?”
“臣弟愚钝,还请皇兄解惑。”
楚徽抬手作揖道。
“透明公开!”
楚凌双眼微眯道:“在过去我朝对待很多事,都是在没有公开下进行的,可人心是一杆秤啊。”
“政策的好坏,只有惠及的人能评判。”
“不公开,就意味着有猫腻。”
“很多不好的事,就是在这背景下进行的。”
“而公开了,就能叫更多的人知道,朝廷在这件事上,的确是拿到了不少利,但这些利不是朝廷强征的,而是有人心甘情愿要给的。”
“能叫他们心甘情愿,这就代表着其中有利可图。”
“如此就形成一个共识,至少在边榷这块是这样,其中是存有暴利的,竞拍到这些的人就不说了,就说朝廷针对边榷征税这块儿,不会再出现像过去那样,有人煽风点火下,就有人质疑朝廷的决断。”
“可世人是会遗忘的。”
楚徽抬头看向楚凌,“当新的事出现,世人的注意就会被转移,到头来,还是会出现……”
“这句话说得好。”
见楚徽说着说着不再说话,楚凌伸手道:“对于世人而言,他们真正关心的,其实并不是真相怎样,而是探寻真相的这个过程。”
“有些人就是利用这一点,会在这过程中煽动人心,继而形成有针对性的舆情。”
“但长寿你不要忘了,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或许在这个过程不办,不代表以后不办,而办这些之前,是要有规矩的办,这就体现出了制度的重要。”
“底层的日子过得好,谁会在意这些?”
“有舆情,这代表着斗争的激烈,但与此同时,也给心有良知的统治阶层,起到了一个敲钟的作用。”
“朕是大虞皇帝不假,可靠朕一人,能有效统治好大虞吗?答案显而易见,不能,因为朕一个人,无法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