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六章 不安分(1)(2 / 6)

加入书签

p;   ‘难怪老爷要在商税谋改的基础上,向天子请谏增扩宣课司职权。’也是想到了这里,萧云逸心头的疑惑解开了。

    榷关总署进行的,是针对大虞之外的商贸。

    而在大虞本土也是有商贸的。

    这些税目是比较分散的。

    大虞治下商贸又是繁华的,所以这些税要是不征收,那只会便宜某些利益群体,朝廷跟底层没有任何好处。

    “就算是这样,风险因为参与的群体多了,的确是被分担不少。”也是想到这里,萧云逸继续追问。

    “但是老爷,我朝跟周边诸国的关系,尤其是北虏、南诏、东吁三国关系不好,那他们如何打通对各国的边贸?”

    “眼下我朝因为此前北伐的缘故,跟西川的关系有所缓和,可据小的查到的,边榷员额最受追捧的,反倒是北疆这边,而非是西凉这边,这……”

    讲到这里时,萧云逸停了下来。

    萧靖听后笑着摇摇头。

    “回答你这个问题前,本官先问你一件事。”在笑过后,萧靖撩撩袍袖,伸手对萧云逸道:“在陛下没有颁旨重开边榷,特设榷关总署已总揽边榷诸事前,我朝对各地边陲的商贸减少了吗?”

    “没有。”

    萧云逸摇头道:“走私很是盛行。”

    可说着,萧云逸脸色变了,他似乎想到了什么。

    “讲一句直白的话,武安驸马进行的边榷员额竞拍,其实就是将过去的走私,换了个名义公开了。”

    萧靖看到后,继续道:“也就是说,在中枢关停边榷的那些年,在幕后的那些群体,他们经营与发展的人脉、商线依旧是存在的,即便在此之前,榷关总署、锦衣卫、察事等有司抓捕处决了不少,可这期间难免会有漏网之鱼,而他们是不是能将这些卖出去?”

    “还有,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友善,有敌对,那是国与国之间的,这跟国以下的群体是没有关系的。”

    “要是按着你说的那样,我朝跟北虏等强敌都有不对付,那在过去,就不应该出现走私这类事,可事实上走私是真实存在的,且规模还是不小的。”

    “你要记住一点,利益是永恒至上的,即便是有血海深仇,可牵扯到的利益足够大,大到叫人难以拒绝,那么把酒言欢也不是不可能的,等到那一日,利益不足以满足人的贪欲了,下绊子,使刀子的手段就会有了。”

    萧云逸:“……”

    待在萧靖的身边久了,萧云逸觉得自己算是有些见识,可今日听自家老爷讲这些,他突然发现自己低估了人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