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一触即发(1)(4 / 5)
谁要是在那时指摘、质疑萧靖,那是纯粹找死的行为。
可眼下不一样了。
大虞承平了,即便是要树立些不一样的,但也要考虑好影响。
“大吗?”
楚凌笑笑,看向史钰说道:“卿为吏部尚书,对这个马越,应该有印象吧?”
“有。”
史钰连连点头。
说起来,到史钰这个位置,对一小小县令是无需理会的,这叫底下的去管即可,之所以对此人有了解,纯粹是在此前道试钦定主副考官时,此人被定为宗庆道副考官,类似这样的还有不少,这在朝引起不少争议,所以史钰才有所了解的。
“其所任职之处,无一例外多是下县,少数是中县,且这些县皆有一共同特征,贫瘠,多灾。”
“没错。”
楚凌伸手道:“而在此人出任后,便会先解决堆积诸务,其中就包括处理积压旧案,在这期间,还推翻一批冤假错案,这使县下被处置一批人,同时还能凝聚县下民心。”
“有此做基础,此人便组织人手,清查人口,聚拢流民,推动水利整饬,县道翻修等,以此使治下有所大变。”
“朕实在想不明白,这样的一个人,为何在吏部历次评价中,皆为中下,难道在我大虞治下,有众多比此人还要强的?”
史钰沉默了。
这其中有何缘由,他再清楚不过了。
这是一位全身心扑到公务上,却不善于官场来往的。
他能了解这些,是因为特意派人前去探查了。
而天子讲的,要比他派人探查的还更清楚。
‘天子这是要让吏部重新筛评啊。’
亦是这样,史钰立时想到了天子没有点透的深意。
自其上任吏部尚书以来,一个铨选改制,一个高薪养廉,便叫其坐稳了位置,只是这背后承受多大压力,只有他一人最清楚。
而今,如果要做这件事,这牵扯实在太大了,不止涉及到中枢,还涉及到地方,关键是这个事,需要吏部专门抽调人手来做,这耗费的人力和时间是难以想象的。
“朕提拔这样的良臣,就是要告诉全天下做官为吏的。”楚凌语气铿锵有力,伸手对史钰说道。
这话,叫史钰立时回过神来。
“大虞不是过去的大虞了!!”楚凌眼神凌厉,“凡是一心为公者,不讲资历,不论年岁,只要是脚踏实地的在做事,为社稷,为百姓,或许不会被人看到,但终有一日,他们的付出是能得到回报的!!”
“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