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东扩(2 / 2)
8月的香江,空气里弥漫着湿热与变革的气息。
浅水湾影视基地三期工程刚刚竣工,十二座集装箱改造的虚拟摄影棚在烈日下泛着金属冷光,来自西门子的工程师团队正在对亚洲首套虚拟演播系统进行最后调试。
这套耗资2.7亿港元的德国精密设备,由飞天集团通过澳门赌场资金渠道全资购入,此刻正通过海关特殊人才引进计划免检入关。
王莽站在总控室落地窗前,俯瞰着占地三百亩的影视基地。
香江指数在身后的大屏幕上绿涨红跌,实时跳动的数字与他记忆中1997年金融风暴的数据曲线完美重合——那是他特意让程序员植入的对照系统。
"王总,虚拟摄制组准备就绪。
"阮梅的助理轻声汇报,她手中的性能报告显示系统渲染速度达到每秒1.2亿个多边形,远超亚视现有技术的十七倍。
王莽颔首示意,目光掠过监控屏幕上正在2号棚拍摄的《卧底》剧组。
导演徐克正在试用虚拟拍摄系统,他手持的数字化场记板与六十台红外摄像机同步联动,实时生成的三维场景使传统绿幕技术彻底成为历史。
在基地地下七层的核心机房,五台IBMzSeries990大型机正在处理《卧底》剧集的金融战场特效。
程序员根据1997年香江保卫战的真实交易数据,用3D建模重现了当年国际游资抛售港元的惊心场景——其中罗斯量子基金的操作界面被精确还原到按钮级别,这些资料来自国安部门提供的加密档案。
特效总监赵克城带领的百人团队开发出专用于金融视觉化的粒子引擎,每个数据流都用光子微粒动态呈现:绿色攀升的香江指数如藤蔓生长,红色暴跌的卖单如血瀑倾泻。
这种视觉奇观后来被媒体称为"数字诗篇"。
拍摄现场,男主角梁朝伟站在环形屏幕中央,他身后是虚拟生成的交易大厅全景。
当台词提到"金融核弹"时,特效团队实时渲染出原子弹爆破般的资金流动图——这段画面后来成为香江影视史上最昂贵的十秒镜头,单帧渲染成本达八千港元。
王莽在监控台前调出这段镜头的资金流向报表:总计3700万港元的特效预算中,有28%通过西北影视城的建材采购渠道完成洗白,另外15%则转化为与霍家合资的院线建设基金。
与此同时,阮梅正在TVB会议室听取虚拟制片汇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