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危机四伏楚国的坚守与朝堂纷争的暗流涌动(1 / 2)
楚国在楚尘的竭力周旋下,虽然在外部压力与朝堂纷争之间寻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但局势依旧如履薄冰。
那些联合施压的诸侯国见楚国并未轻易就范,恼羞成怒,开始加大了对楚国的舆论攻势,同时暗中调兵遣将,企图以武力威胁迫使楚国屈服。
在楚国朝堂,表面上因楚尘的强硬态度,太子之争暂时偃旗息鼓,但私底下,大皇子楚桓、二皇子楚渊与他们各自的党羽仍在暗中活动。
大皇子楚桓回到府邸,面色阴沉,对身边的心腹将领说道:“父王竟然搁置太子之位的商议,这可如何是好?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必须想办法让父王看到我的能力,证明唯有我能带领楚国走出困境。”
一名将领献策道:“殿下,如今楚国面临外部威胁,正是您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我们可以向王爷请命,率领军队主动出击,攻打那些对楚国不友好的诸侯国,立下赫赫战功,不愁王爷不将太子之位授予您。”
楚桓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主动出击风险太大,若战事不利,恐会适得其反。
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你们先去筹备,等本殿下找个合适的时机向父王请命。”
而另一边,二皇子楚渊也在与他的谋士们密谋。
“如今朝堂局势不明,大皇子企图以军功争夺太子之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楚渊皱着眉头说道。
一位谋士抚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殿下,我们可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继续在外交上力,联络那些对楚国态度尚可的诸侯国,让他们在舆论上为楚国声,缓解楚国的外部压力,以此彰显殿下的外交才能。
另一方面,我们可在朝堂上搜集大皇子党羽的把柄,寻机向王爷参奏,削弱大皇子的势力。”
楚渊微微点头:“此计甚好,就按你说的办。
务必小心行事,不能让大皇子察觉到我们的行动。”
与此同时,楚国的外交形势依旧严峻。
尽管部分中立诸侯国保持了中立,但那些联合施压的诸侯国并未放弃。
他们在诸侯国之间散布更多关于楚国的谣言,试图抹黑楚国,进一步孤立楚国。
“楚国残暴不仁,妄图称霸天下,诸位切不可与楚国为伍。”
这些谣言在各国之间流传,让一些原本对楚国持观望态度的诸侯国也心生疑虑。
楚国的外交使者们疲于奔命,不断向各国解释澄清,但收效甚微。
“王爷,如今谣言四起,各国对楚国的误解越来越深,我们的外交工作面临巨大困难。”
外交大臣满脸忧虑地向楚尘汇报。
楚尘面色凝重,说道:“这些诸侯国用心险恶,企图以舆论击垮我们。
我们不能仅仅被动解释,要主动出击。
派人深入调查,找出那些造谣的源头,将他们的恶行公之于众。
同时,加强与盟国的联系,让盟国为我们声,增强说服力。”
在楚国边境,秦烈时刻警惕着敌军的动向。
他深知,战争随时可能爆。
“弟兄们,敌军随时可能进犯,我们必须坚守岗位,保卫楚国的领土。”
秦烈在军营中巡视,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士兵们齐声高呼:“保卫楚国!”
声音响彻云霄,士气高昂。
然而,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大,楚国国内的经济也开始受到影响。
贸易受阻,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苦。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煽动百姓的不满情绪,企图扰乱楚国的社会秩序。
“楚国如今自身难保,我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都是王爷的错。”
这些言论在市井中流传,引起了一些百姓的共鸣。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