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粮食危机(1 / 2)

加入书签

若是敌方来犯,戎城的两万常备军,足以抵挡一阵子,给后方调兵遣将的时间。

可若是贸然出现几万灾民,城中的守粮必会吃紧。若是粮食分配不均,惹得灾民闹事。城中一乱,西戎趁机来袭,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一听这些难民的准备去戎城,不光是萧景辰,连他的黑甲兵护卫们都神情紧张了起来。

萧景辰道:“戎城乃是边城,贸然涌入,恐会影响边防,惹出两国战端。”

黄村长不明就里:“我们只是去那里谋个生路,又不是去作乱,怎会影响边防?”

其他村民也道:“就是就是!老戎王当年不都说了,有襄王在一日,便不会再踏入我们大周的疆土。这些年来,他们也一直龟缩着,哪敢起兵?”

另一位村民道:“他敢动兵,襄王大不了再打回去,攻了他们老巢!我宁可去戎城当兵打仗,也好过在这里饿死!”

“对,宁可当兵打仗,也好过饿死!”

这些人未经历过战乱,也没见识过战场的残酷,想不到太深远的。只知道当下饥饿难忍,必须要有活路。

但是萧景辰是上过战场的,也懂军事,知道情况的严重性。

他道:“战事非儿戏,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战场也不是随便就能上的,未经过训练的队伍上了战场死亡率极高……”

“再高,我们也不想白白饿死!”

所有人都这么认为。也实在是饿肚子的滋味太过难受,没有人想再继续忍饥挨饿。

人被逼到了绝境上,除非给他重新指条生路,否者根本无法说服。

周如虎想了想,悄声道:“老表,你别劝了。事情大概也不会像咱们想的那么严重。黄河水患好几万人,也不一定人人都像这里的村民一样死心眼,一股脑都挤去戎城。戎城又没有黄金捡,有什么好去的?是我的话,还不如冲阳城,好歹近些,省些脚力。”

他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

几万的人,老弱都有,此处到戎城官道势必走不得,只能翻山越岭,须得走个十多天方才能到。万一城门不开,守城官拒不接济,必然会有一场冲突。

黄沿村的人是碍于罗县令,才舍阳城,而远走戎城。可是其他地方的灾民呢?不可能处处都似罗县令那样得的民心,宁可多受苦,也不想连累父母官。

若只有罗县境内的几千人,那就不足为惧怕。

萧景辰也能想到这些,只是不知为何,心头隐隐有不好的预感。

那边炊烟已升,米粥香味逐渐四散开来。饥肠辘辘的村民们不在想明日的活路,只盯着眼前的米粥垂涎。

黄村长组织了几个村民,将刚才打斗时散落的马肉捡拾到了几个大簸箕里,放到萧景辰他们面前。

“这个……还你们。”

一块块的马肉半生不熟地堆在那里,带着浓重的血腥味,却勾当周围的村民如狼似虎般贪婪地盯着。

萧景辰叹息了一声,“马杀都杀了,你们就吃了吧。”

黄村长立刻大喜,连声道谢。

要知道,人多粥少,五百斤粮食分摊到上百个村民头上,没人也落不了多少。因此哪怕大家已经饿了几天,为了长远考虑,村长只能让人熬粥。

可是若多了这几百斤的马肉,大家就要好过许多了。省着点吃,也能吃上好几天了。

也是因为萧景辰开了口,原本怀有警惕之心的村民,立刻就对他们和颜悦色了起来。

就连先前跟个小狼崽子一样咬伤萧景辰的男童,也主动给萧景辰端来了一碗米粥。

米粥煮的很稀薄,可是所有人都喝的很欢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