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准备离开(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萧景辰但凡有空便回来别苑找苏菡。有时是带着永悦,有时又是独自一人。

他们心照不宣地都未再提那一晚、那一次,不算告白的告白。

时光一晃便到了夏季,苏菡迟迟未能等到朝廷下来的消息。她有些等不及了,遂去拜访了卢大夫,把自己这段时间整理出来的医学手札交给他,又说了不日将要动身离开的事情。卢大夫惋惜再三。

回去的路上,苏菡坐在马车里,撩开帘子,任午后的热风乱了发丝。她看着襄城熟悉的大街小巷,明明还未离开却已经生出了离愁别绪。也直到此时,她才发现,自己竟对这个城生出了感情。而这份感情,更多的却是来自于萧景辰。

应该和他道别了。

只是,她不知该怎么开口。

这半年多的时间,是她自父亲死后过得最为快乐安逸的时光。

遗憾的是,她不能过多地贪图这份安逸。父亲的冤情,等着自己的去平反。还有她和他的未来,也要努力的去争。

马车在别苑前停下,苏菡刚刚跨下车,前来迎接的下人就来报:“小姐,世子来了。”

苏菡心头一喜,提起裙子急忙跑了进去。

萧景辰见她回来了,笑着迎上来:“大热天的跑什么跑?”

苏菡揶揄道:“听闻世子大驾光临,小女子自然不敢怠慢,便匆匆来接世子大驾。”

顿了顿,又问:“你近来公务繁忙,又时不时地扎进军营里。今日怎么那么早就得空来了?”

萧景辰道:“今日乃是为正事。”

说话间,他从怀中拿出一个折子:“这是我父亲刚刚收到的回折,你快看看!”

朝廷的折子,且与她有关能拿出来给她看的,只为一件事——请功的回折。

苏菡几乎是用抢的从萧景辰那里拿过了折子,迫不及待地打开就看。

折子上乃是襄王萧光裕的笔迹,洋洋洒洒上千字,前半篇是陈述天花疫情的前因后果。

后半篇则是讲苏菡如何力挽狂澜,深入疫区救人,以其出众的医术,救活了大部分患者,及时阻止了天花的散播。并且研制出了种痘技术,可以预防天花病毒。

最后则是大力称颂苏菡医术如何了得,功在千秋,特为其请功。

不得不说,萧光裕也算是狡猾的很。等到这些统统都说完了,赚足了查阅者的好感后,才在后面轻描淡写地说了下苏菡的身世。

皇帝的批注在最后,朱红色的笔迹还很新,只有简单的几个字:宣苏氏女入京觐见。后面还盖着皇帝的玉玺印。

苏菡看完之后,既喜又忧:“只是宣我入京,却并没有说是否会论功行赏。这……”

萧景辰道:“你大概不知道,本朝皇帝所有批复的奏折都会记录入册,任由史官选择是否记录史册。若是有不便流传后世的内容,一般会私下里另外回复,或者干脆不予处理。简而言之,过了明堂,便代表暂时不会对你有恶意。否则恐会令后世议论。”

苏菡道:“这么说,算是好的结果?”

萧景辰摇头:“我原本设想的最好的结果是直接给你封赏,然后再召入京都觐见。如此你去也算是带着身份和荣光回去的。”

苏菡道:“这说明皇帝心中还是有些芥蒂。先太子的意外纯属意外,固然可悲。可我父亲何尝不无辜?我苏家满门一百余口人,死了七七八八。还有二三十人,至今仍在流放。都过去这么些年了,他还放不下?他凭什么放不下!”

“休要大声!”萧景辰急忙将客厅的门掩上:“这些话,你在我面前说说也就罢了。他日面圣之时,千万谨慎些,万不可流露出对过去的怨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