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纠结(2 / 2)

加入书签

真就愁眉深锁了,不过没锁多久便又道:“我此刻想想都有些不舍了。不行不行,我得打小就灌输她不得远嫁的思想!可不能自己辛苦养大的闺女,见一面都得舟车劳顿的。”

苏菡见他这副过早忧心的摸样,实在可笑又可爱。

天色已经不早了,管家过来问萧景辰是否留下来用晚膳。

萧景辰点头应是。

这里本就是他的别苑,他要留饭,苏菡自然不会多说。只问了句:“你就这样带着孩子离家出走,你母亲那边不会有问题?”

这个时代,子女对父母一般都是绝对的服从,否则便会被扣上不孝的罪名。

萧景辰不以为意地冲她眨了眨眼:“无妨,我早已和我父亲通过气。有他顶着,我母亲那边很快就能消气。”

提到了襄王,萧景辰自然要把话头挑开:“另外,我父亲想见一见你。不知你可愿意?”

“见我?为何?”

于是,萧景辰就将昨晚和襄王谈论的事情,事无巨细统统说了一遍。末了又道:“其实我父亲心中一直对苏家颇为内疚。你父亲于我们襄王府有莫大的恩惠,但是在你们苏家蒙难之时,他却未能站出来为苏家求情。我倒不是为我父亲说话,可确实因为事关太子之死,他又是藩王,身份敏感,若是贸然求情,恐怕会让陛下认为苏太医与藩王有勾结。”

当初,苏家刚逢剧变。苏菡和祖母一道四下托人求情,可无人能助。她也曾因此耿耿于怀,如今早已释怀。

正如萧景辰所言,死的是太子,当今天子唯一的儿子,唯一的储君。这种时候,不落井下石的,已经算不错。谁敢去往枪口上撞?便是藩王,也仅仅只能在几年之后,才为苏家后嗣求了个赦免之恩。

能有这个赦免,对苏菡而言已经是极大的恩惠了。

“我一直以为我能被赦免,乃是运气所致。想不到,竟然是襄王在暗中相助。即便襄王不见苏菡,苏菡也自当登门致谢。”

萧景辰道:“我父亲见你,除了故人之宜外,还有一层缘故。此番天花未能在襄城肆虐,全赖你的功劳。且你还带来了预防之法,虽然目下还有些后遗症,却也是一项创举,功在千秋。按理,此事应该报到朝廷,为你请功。按照惯例,朝廷会有丰厚嘉赏。可你的身份特殊,我们并不能猜测出,陛下对于苏太医是何态度。若是贸然为你请功,万一陛下还存有私怨,那对你可能会有所不利。我们既不好拿你的生命安全去冒险,也不能埋没你的功绩。所以,想让你自己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