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大儒解读!殿试第二题:削藩?(3 / 4)

加入书签

!”

月华女圣素手无意识地攥紧了玉简,脚下玉砖无声化为齑粉。

她那双能洞悉千古文章的明眸,此刻竟泛起罕见的波动。

虽然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

江行舟此篇《阿房宫赋》,已臻文道绝巅,真是旷世绝伦。

这十六岁年轻人,以会元之身,竟在殿试写出[传天下]之作。

假以时日,这般天资,莫说登临文庙祖庭便是比肩圣人,亦非虚言!

“铛——”

司礼太监手中金钟长鸣,声震九重:“殿试首题,封卷!”

大殿内,

三百张青玉案几同时亮起禁制光华。

他们的[达府]之作绽放赤霞,[鸣州]文章腾起青云——若在平日,任意一篇都足以引发众臣赞许。

可今日,这些才气异象方现即黯,如同被无形天威压制。

众贡生们的发挥已经远超过往届殿试,但面色苍白,毫无喜色。

原本还指望着,江行舟在殿试上犯错,暴露出薄弱之处错失状元宝座。

看来,都是臆想!

江行舟在文道上,几乎没有任何弱点!

“收卷!”

紫衣女官们捧着鎏金托盘穿行殿中,所过之处文光尽敛。

有位贡生苦笑,突然呕出血来,他的策赋在托盘里剧烈震颤。

满殿才子不约而同望向,陛下案前——那道仍在吞吐紫气的[传天下]卷轴,此刻正将整座大殿,映照得如同白昼。

所有三百份卷宗,被南宫婉儿呈递至女帝武明月案前紫檀案几上。

随后,南宫婉儿躬身退至一侧。

武明月女帝执起朱笔,指尖在卷页间流转。

她批阅得极快,朱砂在宣纸上晕开点点殷红,像极了洇开的血迹。

有几分慵懒,漫不经心。

偶尔,御笔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仿佛心思,依旧沉浸在江行舟那份[传天下]的卷宗上,难以自拔。

这三百名贡生能从县丶府丶道一路杀到会试,乃至殿试,早就经历过无数的历练。

文章自然也没有什麽大问题,不会犯下冒犯圣颜的大错!

只是才气高低而已批阅起来,倒也简单。

翰林学士赵明诚面色骤然煞白,踉跄后退半步,袖中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衣袍。

江行舟这篇《阿房宫赋》既已『传天下』,殿试状元之位,再无悬念。

六元及第!

自科举肇始,千年以降,这是第一个连中六元的惊世之才!

更遑论那十一篇『镇国』丶一篇『传天下』的煌煌文采,已然压过了中书令陈少卿当年的盛名。

大周朝堂的格局,怕是要变天了。

朝野内外不知道多少望风使舵之辈,会悄悄向江行舟提出结盟之约。

中书令陈少卿双目微阖,身形几不可察地一晃,旋即恢复如常。

他缓缓吐纳,将胸中翻涌的惊涛尽数压下。

陛下如此厚爱,实属罕见。

事已至此,既然阻挡不了江行舟在朝堂上崛起,那唯有面对——三省六部之中,给江行舟腾出一个位置。

殿试继续。

女帝已挥毫写下第二道策问。

朱笔搁下的刹那,

司礼监掌印太监尖细的嗓音刺破大殿:“殿试第二题:《孟子》有云“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诸侯广连城,何以危中央?”

三百名贡生们,神情同时一震。

笔锋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