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江行舟名声鹊起!朝野震动!(2 / 4)
长道,“如今武士奇孤身赴北庭城‘壮义之举’,轰动朝野,谁还敢提‘弃城’二字
之前有不少户部大员,抱怨运兵、运粮太困难,损耗太大,主张朝廷放弃北庭城!
现如今,若有人敢在朝堂上妄言弃城、撤兵,恐怕御史台的弹劾奏折,就能把他活活压死!”
武士奇不仅仅清贵翰林学士这么简单,更是皇亲国戚,陛下的族亲!
他大义戍边!
谁敢在他身上做小文章
“这两篇镇国诗篇送出,如今满城皆知,江解元在明年春闱必成唐公座下门生。”
“可不是!
有主考官的照拂,以江解元的实力,明年春闱还不是探囊取物
谁若想暗中使绊子阻挠,可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嘘——慎言!这等话若是传出去.”
礼部衙门值房内,各司郎中、员外郎们三三两两聚在一处,低声私语此起彼伏。
礼部尚书韦施立负手立于堂前,将众人议论尽收耳中。
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堂下众官。
朝堂之中势力极其复杂,礼部更是各方势力扎堆角逐之地。
这些身着绯袍的官员看似恭敬,实则各有派系,各怀心思。今日在这堂上站着的,不知有多少是他人耳目。
“诸位!”
礼部尚书韦施立轻咳一声,堂内顿时鸦雀无声,“明岁春闱在即,礼部职责重大。
唐公为主考官,负责出考题、判卷品等。
我礼部则要负责春闱的所有具体事宜,协助唐公办好春闱。”
他顿了顿,指尖轻叩案几,“本官只提醒一句——但若有人不长眼,想在春闱上暗动手脚,兴风作浪.休怪本座无情!”
话未说尽,却让在场众人心头一凛。
兵部尚书唐公作为主考官,一言九鼎,权势滔天不假。
可是,这春闱的诸多细小关节,验身、布场、收卷.,几乎都要经过礼部的大小官吏之手。
若真有人在这些小关节,借机生事,并非不可能。
堂下官员纷纷低头,有人额角已渗出细汗。
韦施立看在眼里,心中暗叹。
这春闱尚未开考,朝堂上的暗流早已然汹涌。
各方势力盯着明岁春闱会试,三百进士名额,试图多笼络几个名额,划归自己的势力。
礼部左侍郎徐士衡端坐于紫檀案前。
听着堂内众同僚们的议论声,如蚊蝇嗡鸣,竟都在称颂那江行舟的才学。
他心中着实不爽快,唇角绷紧如弦,眼底暗流涌动,终是拂袖而起。
晌午值班结束,
徐士衡踏出礼部朱门,耳不听为净。
鎏金匾额下,他深吸一口气,似要将胸中郁结尽数吐出。
他漫步天街。
天街上人声鼎沸,叫卖声与车马声交织成网,却比那朝堂虚言更教人舒坦。
转过街角,忽见“漱玉轩”茶楼,三字在阳光中泛着温润光泽。
茶香自雕门扉溢出,混着一名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嗓音。
徐士衡略一踌躇,锦靴已踏入这片红尘烟火之中,寻思进去喝一盏茶。
只见茶坊中央,一方矮台之上,说书人长衫微敞,醒木一拍,唾沫横飞:“却说昨夜洛京城内,白雪纷纷,天地皆白!”
他声如洪钟,手臂一挥,似要将那漫天飞雪拂入众人眼底。
“前右宰相陆府门外,贺寿宾客如潮,车马喧阗,灯火煌煌!”
众茶客们听得入神,连茶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