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白雪歌送武学士赴北庭城》忽如一(2 / 5)
。
他们心知肚明,纵使自己握有[镇国]诗篇,也决计舍不得赠予他人。
他们做不到!
可江行舟做到了!
此乃实打实的实力,毫无取巧之处,干脆利落,令人无从置喙!
争又争不过!
况且,若来年春闱得中,他们定然也要拜入唐公门下,与江行舟为同年。
既如此,又何必再去自找没趣
暖阁内炉香袅袅,宾主尽欢。
众人谈兴渐浓,话题也愈发宽泛。
兵部尚书唐秀金难得卸下官威,竟也打开了话匣子。
虽只字未提春闱之事,却将他当年塞北道任刺史时的边关轶事、兵部任职时的朝堂掌故娓娓道来。
那些边关风雪中的军政要诀,朝堂博弈里的为官之道,字字句句皆是千金难买的真章。
在座众举子,皆是无比心思机敏,早已竖起耳朵,生怕漏听半字,将每一句话都细细咀嚼。
此刻暖阁之中的陆府文会,怎么可能是闲话家常!
这些看似闲谈的往事,说不定就暗藏玄机——若能参透其中三昧,或许比苦读十部百卷《唐公文集》、《春闱密卷》更为受用。
这分明是唐公以毕生阅历为墨,亲自在那些《春闱密卷》上朱笔圈点,将考题范围勾勒重点!
更漏渐残,夜色已深。
陆老太爷面露倦色,众人虽意犹未尽,却也只得起身告辞。
暖阁内的融融春意与门外的凛冽朔风,不过一槛之隔。
推开陆府朱漆大门,但见——
琼瑶碎玉铺就长街,飞絮凝华妆点画檐。
整座神都洛京仿佛被仙人撒了一把盐,处处银装素裹。
举子们呵出的白气在灯笼下氤氲成雾,靴底踏碎一地月光。
“老恩师!”
武士奇忽然后退三步,整肃衣冠,朝着陆老太爷深深一揖到底。
青石板上积雪簌簌,映着他微微颤抖的官袍下摆。
“学生此去北庭城,投笔戍边十载.”
话音忽滞,喉头滚动间,终究咽下了后半句——这风雪征程,马革裹尸亦未可知。
陆老太爷扶着门框的手指微微发白,檐下灯笼在他苍老的脸上投下斑驳光影:“定要.非去不可”
他的门生里面,也就兵部尚书唐秀金和翰林学士武士奇,算是成器。
夜风卷着雪粒掠过庭院,将这一问吹散在漫天琼瑶之中。
“倒也不是非去不可”
武士奇抬首望向北方,眼中映着檐角残雪。夜风掠过他的官袍,发出猎猎声响。
“只是天山脚下,北庭城中十万边民,如今被蛮族铁骑与妖族大军,三面合围。
朝廷粮道断绝,每石粟米运抵城下,要折损三成运粮兵卒、七成粮草。”
他声音渐沉,“朝堂上已有不少大员,认为损耗过大,主张弃城学生不去,谁又愿意去”
陆老太爷神色忽地一颤,手杖重重戳在雪地上,无言叹息。
“学生此去,若能坚守十载”
武士奇忽然单膝跪地,抱拳过顶,“或可待朝廷积蓄实力,回心转意之时!”
陆老太爷望着自己这所剩无几的得意门生,良久才道:“今夜.就要启程”
“是!”
武士奇霍然起身,腰间佩玉在雪夜里撞出清越声响,“学生今夜为恩师贺寿之后便辞别洛京!”
雪落无声,百余名举子在陆府前静立如塑,沉默动容。
檐下灯笼在风雪中摇曳,将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