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御史上奏本,鱼儿咬钩!(2 / 5)

加入书签

不少的寒门进士,无世家倚仗,无门阀扶持,唯有满腔热血与一身傲骨,在朝堂上孤军奋战。

他们才是最好的刀。

低阶御史,七品青袍,微末之职,却最是锋芒毕露。

他们渴求功绩,如同饿狼渴求血肉。

若能扳倒江南道解元江行舟,参奏他写《帝王诗》之罪,便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这无疑会成为他们一笔巨大政绩,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跳!

——从七品御史,跃升六品、五品中阶御史,甚至外放一方,执掌地方县府权柄!

徐士隆嘴角微扬,指节轻轻叩在《观沧海》的抄本上。

“江行舟这一身才名,太过耀眼!不知多少人眼红心嫉,想踩着你,爬上青云路!”

“起轿,去御史台。”

徐士隆出了府邸,轻叩轿壁,锦帘垂落间,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该落子了!

御史台。

朱漆廊柱下,寒风卷着落叶,扫过青石阶。

两名低阶御史正在值班,忽见礼部侍郎来到,慌忙躬身行礼。

“徐侍郎安好。”

他们宽大的御史袖袍翻动间,宣纸草稿露出一角,朱批“若出其里”四字墨迹犹新——正是《观沧海》中的句子。

徐士隆嘴角噙笑。

张继!

王浩!

——这两位在御史台苦熬三年的七品御史小官,至今原地踏步,未有功绩在身。

想来他们案头积灰的弹劾奏章,怕是比他们吃过的御膳还多。

“闲来无事,两位可愿陪本官手谈一局”

徐士隆笑道。

两人瞳孔骤缩。

礼部副官,六部要员,徐学士,突然邀他们行棋

张继的指节在袖中捏得发白,王浩的喉结无声滚动。

寒风穿过廊柱带着寒意。

“侍郎有这份闲情!下官等人.求之不得。”

“两位近日剖析《观沧海》,可嗅到其中非同一般的气息!”

徐士隆手持黑子,“嗒”地落在棋盘星位,指尖未离,目光如刃般扫过二人袖口宣纸,淡淡道。

棋子与檀木棋盘相触,发出清脆回响。

“.那一缕帝王气”

张继执白子的手骤然悬在半空。

——果然是为这事!

他强自镇定,落子时却带出几分颤抖:“侍郎慧眼如炬.下官等人,确实窥得几分异样。”

“张御史好眼力,嗅觉灵敏!”

徐士隆轻笑,指尖摩挲着温润的黑玉棋子。

“侍郎谬赞.”

白玉棋子在张继指间来回摩挲,迟迟未落。他喉头发紧,声音干涩如裂帛,“御史台不少同僚皆已嗅得此中玄机。”

烛火忽地一跳。

这两日他废寝忘食,几乎将《观沧海》完全拆解重构,字字推敲,嚼碎了咽下——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典故,“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磅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有僭越之嫌!

若是琢磨两日都还看不出来,那他就白考进士了。

甚至,御史台不少御史们相互商议,都看出了其中隐藏的一丝帝王气的味道。

但是!

最可怕的不是看出其中关窍,而是

他们既然能看出来。

那么堂堂江南道乡试第一的江解元,数百年难遇的文道奇才,连中三元的热门人选,极可能殿试状元的超级才子,难道他自己会不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