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魏武挥鞭,一诗镇海:《观沧海》!(3 / 4)

加入书签

血染红胸前青衫。

他得作多少篇[闻乡]诗词文章,才够渡这第一座海

“哈哈哈——!

闻乡小调,岂堪渡学海”

不远处忽闻长笑,但见关中道解元秦文笔走龙蛇,一首《镇海吟》字字迸发金光。

诗成瞬间,脚下青铜古剑竟化作蛟龙,驮着他破浪千丈,海面犁开雪白沟壑。

最前方,关中道秦文的吟声穿透风浪:“乘风破浪兮骋八荒,

忽见玄云兮蔽天光。——”

每吐一字,剑芒便暴涨一丈,剑光倾泻的青芒在怒海中,铺就一条金光大道。

前方数里学海浪涛,竟被他一句诗喝退半里风涛!

众举人这才惊觉——原来诗词品阶之差,在这学海之中的效果,完全是云泥之别!

[出县]诗词轻松飞出数十里,而[闻乡]诗词不过百丈。

大周各道解元们,巴蜀道解元刘春、蓟北道解元章横、中原道解元曹瑾,纷纷诗作。

不过,他们似乎有所保留,虽有佳作也仅是[出县]左右,观望其他人的动静表现。

再决定自己动用何等诗篇,以渡第一座海。

以他们的实力,诗作可以轻松控制在[闻乡]、[出县]之间。

当然,若要[达府],则要难许多但绞尽脑汁,耗尽心力拼一把,也不是做不出来。

青莲飞舟在怒涛间起伏,江行舟的衣袂被咸腥的海风撕扯。

他凝视着前方吞噬天地的墨色海浪,指尖在袖中无意识摩挲着青玉笔杆——

华夏千年文脉中关于海、风、浪的各色诗、词、赋篇章,此刻正如走马灯般,在自己的灵台轮转。

可选太多,一时反而拿不定主意。

“《海赋》太绮,《浪淘沙》太柔.难选啊!”

忽然,一道惊雷劈开海面混沌。

江行舟忽然想起建安十二年那个秋日,那位酾酒临江的枭雄曹操,北征乌桓告捷时,登碣石所作那篇四言古调《观沧海》!

“沧海横流,魏武遗篇!

——王者观海之作!

就用它了!”

江行舟猛然抬头,眼中似有星斗倒悬。

当《观沧海》三个字在唇齿间滚过的刹那,他腰间举人文佩突然发出龙吟般的震颤。

碣石山巅的猎猎雄风,正穿透千年时空呼啸而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江行舟端坐飞舟之上,身前宣纸上,挥笔而书,一边吟唱。

笔锋劈落如断浪,墨迹未干已闻,惊雷之声。

“轰!”

学海怒涛骤然分裂,一座黑岩巨岛,自万丈深渊拔地而起,礁石嶙峋,如魏武按剑而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此句脱口刹那,岛周怒潮忽凝。

澹澹水纹化作青铜镜面,倒映出山岛竦峙的雄浑轮廓。

百丈高的浪头撞上岩壁,竟碎成漫天星斗,坠入繁茂草木之间——那岛上遍地奇异木,不是凡种,每片叶子都闪烁着建安风骨的金芒。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整片海域突然褪尽颜色。

千堆雪浪,凝作无数水军玄甲,呼啸的飓风里隐约传来金戈铁马之音。

犹如魏武投鞭而断流!

原本避让岛屿的怒涛突然倒卷冲天唯独无法撼动碣石。

但见,前方学海竟被这半阙诗句给生生劈开,一道由星辉与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