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周十道,文庙【学海】!(2 / 5)
不紧不慢的吃着。
他啜了口豆汁,微酸的味道在舌尖漫开。
“江兄!”
顾知勉下得楼,三步并作两步奔来桌前,衣袂带起一阵晨风。
他眼下挂着两轮熬夜的青黑,却掩不住满脸亢奋。
在洛邑,他可算是见了世面!
“这洛邑城,当真是一座不夜城!
昨夜我在窗前看了半宿的灯火,这天街上子时还是车水马龙,丝毫不歇!
酒楼大半夜,到处是醉饮的酒客。
哪像周庄镇的乡野,天一黑便四野无人,万籁寂静!
这要是能长住在洛邑帝城,那该多好啊!”
顾知勉眼中闪着羡慕的神色,
可是想到什么,却是泄了气般跌坐在条凳上。
哪怕他就算已是成为举人,想要在洛京这寸土寸金之地购置一座房舍,那也是难如登天。
除非成为京官,而且在六部任职,执掌一些实权.方有可能。
江行舟让小二添了一碗热腾腾的豆汁,推到他面前,笑道:“顾兄且先用些早点。
待会儿我们去洛邑的文庙转转——听说书山、学海,非比寻常。”
洛邑文庙,乃是大周最顶级的文庙。
一旦诗词文章在神都洛邑文庙,敲响钟声,可迅速名扬大周全国!
顾知勉猛灌了一口豆汁,烫得直吐舌头,却仍迫不及待道:“同去同去!
我早听闻文庙的学海奇观,有机会定要去看看!”
他们二人正闲聊着。
这座飞檐斗拱的三层状元楼,恰如明珠般镶嵌在皇城与国子监之间的天街要冲,朱漆金匾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时值春闱将近,四方举子赴京赶考,纷至沓来,客栈内尽是青衫纶巾的举人身影。
堂中,邻座几位操着不同口音的书生,正高谈阔论,话题从诗会到今科春闱考题,无所不谈。
“我听说,江南道最近出了一位江南第一才子,此人乃江南道乡试第一解元,诗词文章堪称一绝!
七夕那日江南道诞生的诗词异象,竟然在我们荆楚道,也能看见!”
荆楚道来的一位举人,正细品着新沏的君山银针,谈论着前些时候所见的异象。
“哼!”
一声冷哼,骤然在邻桌炸开,
蓟北道来的几位举子拍案而起,十分不屑的打断,震得茶盏轻颤。
为首一人虎目圆睁,声如金戈相击,喝道:“江南诗词软绵如杏雨,靡靡之音罢了!
异象大又如何,不堪其用!”
他猛地灌下一口烈酒,袖口沾湿也浑不在意,扬声道:
“要论诗词气魄和酣烈,论文章的杀伤力,还得看我们蓟北、塞北、漠南道的边塞战争诗!”
“对,什么江南才子不过吟风弄月!”
旁边另一位举人嗤笑,指节重重叩在桌上,道:“江南士子的诗词,有几篇曾上过蛮妖战场可曾饮过蛮妖虏血为大周立过战功!”
“再说了,大周十道,哪一道没有乡试第一解元区区江南道解元,有何稀奇之处”
又一人冷笑,“但论杀伐之气、征战之志,天下文人谁及我北地儿郎!”
一时间,客栈内气氛骤变。
北方举子们豪饮烈酒,左顾右盼,纵论边塞诗的雄浑壮烈,仿佛有无形刀光在话语间碰撞,声震屋瓦,引得堂中众人纷纷侧目。
而另一桌,巴蜀道的几位举子根本不关心这些,却是红着脸争执今岁春闱,可能会考的策论要点。
椒盐味的方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