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七夕文曲,半步镇国!(3 / 5)
这是文字异象,天地自生之物!
纵然本场江南道七夕文会,举人进士们有高达五篇[达府]诗词问世,超越往届七夕文会。
可是,它们依旧如萤火,无法撼动江司马这篇《鹊桥仙纤云弄巧》分毫。
秦淮三十六艘画舫的七夕诗稿,整个江南道七夕诗稿,无风自动,页页翻飞间,那些墨字都活了似的,匍匐在这首七夕《鹊桥仙纤云弄巧》下——
恰似百川归海!
万剑朝宗!
“冲天文气上九霄,引动江南道天地异象”
老翰林周敦实须发皆颤,掩袖抹泪道:“此篇,已是写尽了七夕才气!从此我大周文人,每逢七夕,必诵此词!”
圣院。
东胜神州,天穹之巅。
三尊半圣法相端坐云台。
虽非秋闱,但今夜七夕佳节,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文气极盛。
正在值班的三位半圣,
紫袍半圣的衣袂无风自动,白须半圣的长眉微微颤动,月华女半圣的眸中泛起涟漪。
他们震惊的望着下方,江南道夜幕,
此刻,一道七夕鹊桥才气长虹横贯苍穹,其势如银河倒悬,其辉似日月同辉。
这由《鹊桥仙纤云弄巧》引动的天地异象,虽起于江南一隅,却映照八方。
可是,哪怕是江南道周边的荆楚道、岭南道、中原道,也可以看到这道鹊桥长虹。
荆楚道的学子搁笔望天,岭南道的文人举杯邀月,中原道的士子抚琴长叹
——大周圣朝的半壁江山,文人士子们抬头望着夜幕才气鹊桥,都在此刻震颤。
最终,万千金粉自长虹飘落,在云霞间凝结成“七夕文曲”四个道韵天成的篆字。
这并非人为,而是天地文道自生的才气异象。
他们神色震动,相顾无言,陷入沉默。
“此篇.[鸣州]之巅已是不足以评,当为[半步镇国]!”
紫袍半圣目光灼灼,声音低沉而震撼,似是在压抑着某种难以言表的激动。
他指尖微颤,
指向天穹上仍未散尽的“七夕文曲”四字,一字一顿道:“词成惊世,才撼文曲,数百年来,唯此一篇!”
白须半圣深吸一口气,喃喃道:“词意天成,道韵自生,若非半步镇国,何物可当
此词一旦传世,天下文人,当尽臣服。”
“又是[半步镇国]!”
月华女半圣蓦然抬眸,声音陡然拔高,似银瓶乍破,震得云台霞光微颤。
她纤指紧攥袖袍,指节泛白,冷笑道:
“我早说过——文庙判文规则,一旦破例!
很快,便会有人第二篇、第三篇破例,……乃至不知多少篇!
你们偏说什么‘千年一见’、‘稀世罕有’,如今呢!离上一次秋闱破例,才过了几天,又出一篇半步镇国!”
白须半圣沉默不语,长眉低垂,拂尘上的银丝在风中微微颤动。
他们原本也是以为,[半步镇国]这等级别的诗词文章,千年难一遇,能得一篇已是大周人族文道大兴之兆。
为此文庙开一个破例,也没问题!
可谁能想到——
同一个人,竟能写出第一篇,隔了几天又出第二篇.!
紫袍半圣指尖微颤,低声道:“文章天成,文曲星动,这是是天意垂青……非人力可控!”
月华女半圣冷笑:“怎么,现在‘千年一见,变成了几天一遇“
云台之上,两位半圣的沉默,比雷霆更震耳欲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