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圣院!九圣相争!(2 / 6)
江行舟将自己的考卷,交给考舍三尺外的巡绰官。
那道隔绝天地的文气屏障,终于如雪消融。
赵诚深吸一口气,毕恭毕敬用湘妃竹托盘,接过这份考卷,忽觉掌心猛的沉——这薄薄宣纸竟重若千钧!
穿过走廊,
数千考生、众衙役、文书们的目光,都追随着那卷流动着金光的考卷,穿过重重朱栏,没入堂内的雕门扉。
巡绰官赵诚匆匆返回堂内,双手呈交给刺史韦观澜,手都在发抖。
堂内,韦观澜的指尖刚触及卷轴,忽听“铮”的一声——
这份考卷竟隐隐透出玉质光泽,未展卷先有清越之声如金石相击。
韦观澜展开卷轴的刹那,堂内陡然一静。
堂内,
学政杜景琛、翰林学士周敦实,江南道四府众位太守、学政们,也顾不得身份,不由翘首以观。
那素白考卷上,《春江月夜》五字如蛟龙破空,每一笔都裹挟着粼粼波光。
[序.]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跋:]
韦观澜指节微白,将考卷捧至眼前。
他的喉结轻轻滚动,唇齿间溢出诗句的余韵,指尖竟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好一篇文章!
多景楼台上,他独倚朱栏已有旬月,那支在胸中百转千回却始终不得其法的诗篇——此刻竟在这张素笺上跃然而出!
江行舟的墨迹尚新,字字如珠玑滚落玉盘。
满座朱紫俱凝神屏息,十数道目光如被文章牵引,随着那卷宣纸徐徐铺展。
待得末行“落月摇情满江树!”的墨痕跃入眼帘,整座贡院致公堂内骤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那声音极轻,却惊得众人骇然。
诸位主副考官们神情骇然,面面相觑,文心竟不约而同地微微战栗。
檀香青烟凝滞在雕梁之间,足足半刻光阴,竟无一人敢率先打破这神圣的静默。
“韦公、杜公、周公.”
扬州学政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向三位紫袍玉带的翰林学士深深作揖,“您三位皆是翰林出身,江南文坛泰斗,不知不知对此篇文章.点评一二”
进士以下,根本没资格来点评这首诗篇。
唯翰林学士,虽不能判卷,但是稍有资格点评一二句。
韦观澜指尖微颤,缓缓抚过卷上墨痕,声音竟带几分喑哑:
“此诗以‘春、江、、月、夜’五字为骨——
须知,此五字,任意其一,皆是千年诗家竞相吟咏、穷尽才思而难臻至境的绝顶诗题。
可今日,竟有人能融五境于一炉,化五大诗题为一篇文章之中!
字字如凿天痕,句句似裁云手,将这亘古诗题,推至前无古人、后难追攀的极巅!
此非诗也——
是诗中之王,是巅峰之上的孤峰!
老夫半生苦攀文山,自以为曾经登临昆仑绝顶,观尽天下诗篇,今日方知……
昆仑之外,尚有蓬莱仙境!”
他长叹一声,袖袍垂落,竟似耗尽毕生气力。
“此诗篇,冠绝我大周圣朝的诗坛!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学政杜学士老泪,抹了一把泪。
“此篇,真堪是泣鬼神之作!”
周翰林亦是仰天
↑返回顶部↑